中国浦东新区概况

浦东新区是上海市的一个市辖区,浦东南面与奉贤区、闵行区两区接壤,西面与徐汇区、黄浦区、虹口区、杨浦区、宝山区五区隔黄浦江相望,北与崇明岛隔长江相望。

全区面积1210.41平方公里,2012年常住人口518.72万人,是上海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区。

2016年7月,随着崇明区的设立,浦东新区成为上海市第二大的行政区。

历史沿革

浦东新区最早的历史沿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的梁大同元年(535),设有昆山县,隶属于信义郡;古代的川沙是戌卒屯垦的海疆,在唐天宝十年(751)属华亭县;至元二十九年(1292),归属于上海县;清雍正三年(1725)后分隶南汇和上海两县;嘉庆十五年(1810)开始由上海、南汇两县划出,设川沙抚民厅;辛亥革命(1911)时改厅为县,直隶江苏省;1950年由南汇划入29个乡;1958年川沙从江苏省划出,改属上海市管辖。

1961年成立才两年的浦东县的农村部分全部划入川沙,并将沿黄浦江边的高庙地区划归杨浦区;1984年再将沿黄浦江的塘桥、陆家嘴、洋泾一带划归黄浦区,把周家渡至杨思等沿江地区划归南市区。到1985年县境的面积已是建国前的2倍。

199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策开发浦东,1993年浦东新区管委会成立,川沙县的建制撤销,同时将划归到南市、黄浦、杨浦的地区及闵行的三林乡收回,成立了浦东新区。

1992年10月11日 国务院(国函[1992]145号)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撤销川沙县,浦东新区的行政区域包括原川沙县,上海县的三林乡,黄浦区、南市区、杨浦区的浦东部分。

1997年 撤销了川沙镇和东城镇,建立了新的川沙镇。7月,设立浦兴街道办事处,由金桥新村和东陆新村组成。年末,全区共有13个街道,28个镇;共计407个居委会,325个村民委员会。

2000年 撤销花木镇、严桥镇,设立新的花木镇;撤销高桥镇、凌桥镇,设立新的高桥镇;撤销高东镇、杨园镇,设立新的高东镇;撤销顾路镇、龚路镇,设立曹路镇;撤销金桥镇、张桥镇,设立新的金桥镇;撤销合庆镇、蔡路镇,设立新的合庆镇;撤销唐镇、王港镇,设立新的唐镇;撤销川沙镇、黄楼镇、六团镇,设立新的川沙镇;撤销三林镇、杨思镇,设立新的三林镇。

2000年 浦东新区辖11个街道、16个镇。总人口2402343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2001年 撤销钦洋镇、花木镇,设立新的花木镇;撤销张江镇、孙桥镇、六里镇,设立新的张江镇。6月22日,经市政府批准浦东新区东沟镇,更名为高行镇。

2002年底 浦东新区辖11个街道、13个镇,531个居委会、283个村委会。

2003年底 浦东新区辖11个街道、13个镇,540个居委会、272个村委会,人口176.69万人,面积569.57平方千

米。

2004年6月30日 浦东新区辖11个街道、13个镇,539个居委会、266个村委会。9月30日,浦东新区辖11个街道、13个镇,561个居委会、266个村委会。

2005年 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沪府[2005]106号文)批复同意,撤销浦东新区机场镇、川沙镇建制,设立川沙新镇。川沙新镇的行政区域范围为原机场镇、川沙镇的行政区域。

地理环境

浦东新区位于上海市东部,因处黄浦江东而得名。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隔黄浦江与宝山、杨浦、虹口、黄浦、卢湾、徐汇6区相邻,并与闵行、奉贤2区接壤。全区面积1429.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1万公顷。户籍106.08万户,户籍人口275.76万人。区内海岸线长105.93公里,黄浦江岸线长43.5公里。跨越黄浦江交通设施有南浦、卢浦、杨浦、徐浦4座大桥,上中路、龙耀路、打浦路、西藏南路、复兴东路、人民路、新建路、延安东路、大连路、翔殷路、外环线11条车辆隧道和1条黄浦江人行观光隧道。跨海交通设施有通往崇明的长江桥大桥(隧道)和通往洋山的东海大桥。区内主要交通干道有内环线、中环线、外环线、郊环线、S1、S2和华夏路(华夏路高架)、龙东大道、张杨路、浦东大道、五洲大道、浦东南路、川沙路、杨高路、罗山路、沪南公路、华东路、申江路、川南奉公路、南六公路、南芦公路,以及轨道交通2号线、4号线、6号线、7号线、8号线、9号线、13号线和磁浮列车线。对外交通运输枢纽主要有浦东国际机场、外高桥港区、洋山深水港区、上海汽车长途客运总站(东站)、川沙汽车长途客运站、南汇汽车长途客运站。主要河流有环绕区境西部和北部的黄浦江,以及东西向的川杨河、张家浜、大治河、白涟泾、惠新港、六灶港、石皮泐港,南北向的浦东运河、随塘河、曹家沟、马家浜、宣六港、泐马河、五尺沟、团芦港。全区有13个街道和25镇。区内有6个国家级开发区,即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5个市级开发小区,即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康桥工业区、临港产业区、南汇工业园区、国际医学园区。区境内古迹有明代川沙古城墙一段、老宝山城一角,著名宗教场所有钦赐仰殿、潮音庵、福泉寺、南山寺,露德圣母堂,著名纪念地有张闻天故居、黄炎培故居、太平天国烈士墓,著名旅游景点有东方明珠电视塔、陆家嘴中心绿地、滨江大道、世纪公园、上海野生动物园、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新场古镇、三甲港海滨旅游区、滨江森林公园、滨海森林公园、鲜花港、滴水湖、东海大桥,著名文体场馆有上海科技馆、浦东图书馆、南汇博物馆、东方艺术中心、东方体育中心、源深体育中心、南汇文化艺术中心、南汇体育中心,主要节庆活动有上海桃花节、国际音乐烟火节。

旅游景区

在原陆家嘴轮渡站的东南面,曾有一座明朝陆深及其子楫的墓,1969年在挖防空洞时发现。陆深是明弘治年间的

进士,历任大常卿兼侍读、翰林院学士,是浦东的历史名人。在陆家嘴绿地旁,有一幢灰墙黑瓦、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陈桂春住宅,现已成为陆家嘴开发陈列馆。

在川沙古镇的东南面,有着明嘉靖年间筑的城墙,后经多次拆毁和重建,到“文革”期间,城墙仅存50米。在城墙上还建有魁星阁和岳碑亭。据说此碑镌刻有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所书的七言律诗:“学士高僧醉似泥,玉山颓倒瓮头低,酒杯不是功名具,入手缘何只自迷”。这是岳飞赠予商丘李梦龙的。李曾在五台山出家,后此诗几经转手,墨迹最终流落到了川沙,碑是清道光十二年间所刻。

在川沙镇及周边地区,还有着黄炎培故居、宋庆龄故居、张闻天故居、吴昌硕纪念馆等。

行政区划

2009年5月,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关于撤销南汇区建制将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的请示》,同意撤销上海市南汇区,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上海市浦东新区。

截止2012年8月底,上海市浦东新区共辖12个街道、24个镇。区政府驻花木街道世纪大道2001号。

12个街道分别为:潍坊新村街道、陆家嘴街道、周家渡街道、塘桥街道、上钢新村街道、南码头路街道、沪东新村街道、金杨新村街道、洋泾街道、浦兴路街道、东明路街道、花木街道。

24个镇分别为:川沙新镇、高桥镇、北蔡镇、合庆镇、唐镇、曹路镇、金桥镇、高行镇、高东镇、张江镇、三林镇、惠南镇、周浦镇、新场镇、大团镇、康桥镇、航头镇、祝桥镇、泥城镇、宣桥镇、书院镇、万祥镇、老港镇、南汇新城镇。浦东新区现辖13个街道、25个镇及1个自然保护区:潍坊新村街道、陆家嘴街道、周家渡街道、塘桥街道、上钢新村街道、南码头路街道、沪东新村街道、金杨新村街道、洋泾街道、浦兴路街道、东明路街道、花木街道、申港街道、川沙新镇、高桥镇、北蔡镇、合庆镇、唐镇、曹路镇、金桥镇、高行镇、高东镇、张江镇、三林镇、惠南镇、康桥镇、周浦镇、航头镇、新场镇、宣桥镇、六灶镇、祝桥镇、大团镇、老港镇、书院镇、万祥镇、泥城镇、芦潮港镇和九段沙自然保护区。

折叠

经济概况

浦东自开发开放以来,经济始终年均增长保持两位数,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90年的60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4001.39亿元,占全市的比重由不足1/10上升到26.9%。1990年工业总产值177亿元,2009年总产值达7038.19亿元;1993年地方财政收入5.53亿元,2009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80亿元;外贸出口由1993年的12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576.5亿美元;浦东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为上海国民经济保持两位数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对上海建设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浦东新区金融机构集聚效应增强,机构门类齐全。至2009年底,净增金融机构59家,总数达到603家,约占全市的80%。净增跨国公司总部17家,累计达132家,占全市50.8%。引进金融配套服务机构,加快金融信息领域平台建设。新华社金融信息平台、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注册金融分析师(CFA)协会等相继在新区建立上海总部或办公室、代表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积聚了全区绝大部分的金融机构,金融城规模初显。

1999年8月,上海市委、市政府颁布了“聚焦张江”战略决策,明确园

区以集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集中体现创新创业的主体功能。十多年来,张江快速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形成集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文化创意、金融信息服务等产业集群;累计引进包括通用、霍尼韦尔、杜邦等知名企业全球研发中心在内的国内外研发机构140家;集聚了同步辐射光源、超级计算中心等18个政府主导的高效研发平台,承担国家重大战略课题216项。园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活跃的创业氛围,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园区致力于为中国培育具有自主创新核心能力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金桥出口加工区是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规划土地面积27.38平方公里。金桥已建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现代家电及办公设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食品加工为支柱产业的现代科技园区,形成了上海市规模最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2009年,金桥实现工业总产值1672.91亿元,比上年增长约12.2 %。占上海市工业总产值的6.7%。

2012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929.9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8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320.7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576.27亿元。[4]

航运中心建设

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后,上海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推进外高桥国际贸易示范区建设,着力增强贸易功能,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外高桥港和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138.7万标箱,浦东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超过254万吨,均占全市的85%左右。

旅游会展业

新区旅游会展业高度集中在陆家嘴地区,

拥有东方明珠塔、上海科技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浦东展览馆等知名旅游会展场所。2009年,共举办大型会议 1340次,展览(博览)会112个。展出面积373.07万平方米。会展业的综合指标位居亚洲第一。

招商引资

至2009年,新区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17747个,累计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511.82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8977.41亿美元。内资企业注册数24222个,内资企业注册资本1202.9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6.6%左右。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中国商用飞机总装基地、中移动视频基地、大唐电信产业园等一批高端项目,林洋等新能源项目相继落户,与上海医药集团、复星医药、海航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2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929.9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8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320.7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576.27亿元。

全年农业总产值71.35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43.24亿元,林业产值1.84亿元,牧业15.1亿元,渔业7.48亿元。耕地面积2.12万公顷,其中水田1.59万公顷,旱田5328公顷。粮食作物产量16.78万吨,出栏肉猪48万头,上市家禽1059.66万羽,上市牛奶4.6万吨。鲜蛋产量1.96万吨。水产品产量2.37万吨,其中淡水产品产量2.06万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25家,工业总产值9225.64亿元,比上年下降0.31%,占全市工业总产值27.8%。其中,中央工业产值2247.59亿元,市属工业产值2075.94亿元,非中央和市属工业产值4902.11亿元。工业总产值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产值达到5821.91亿元,占新区工业总产值63.11%。工业出口交货值2518.33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99.3%。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制造业是新区工业的重点发展行业,其产值分别为2689.35亿元、1306.3亿元、1266.24亿元、32.69亿元、1065.55亿元和315.49亿元。6个重点行业的产值占整个新区工业总产值的72.4%。全区各类商品市场176家,其中综合市场57家,专业市场119家,全年成交金额1995.71亿元。全区著名大型商店有新世纪商厦(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时代广场、正大广场、中融国际、汇金百货、现代广场和国美、永乐、苏宁、百安居、卜蜂莲花、家乐福、麦德龙、沃尔玛、好又多、农工商等大卖场,以及新上海商业城、联洋大拇指广场、九六广场、周浦万达广场、金桥国际商业广场、川沙绿地东海岸广场等商业中心。全区商品销售总额10502.9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9.73亿元,其中商业零售额1182.95亿元,餐饮业零售额166.78亿元。旅行社接待游客231.5万人,营业收入53.12亿元。旅馆客房出租率56%,营业收入55.18亿元。全区四星级宾馆14家、五星级11家。全年举办各类展览184个,举办会议1.94万个,其中国际性会议2930个。参加各类会议人数152万人。主要旅游景点27个,接待参观旅游2283万人,营业收入12.74亿元。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976个,合同金额72.86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资金48.3亿美元。年末实有外资注册企业1.35万家。新增内资企业1.31万家,注册资本648.25亿元。全年外贸出口额939.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72%,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5.44%。外贸进口总额1459.1亿元,比上年下降3.13%,占全市进口总额63.45%。财政总收入完成2360.81亿元,比上年增长4.64%,其中中央级财政收入1170.23亿元,市级财政收入526.06亿元,区级财政收入664.5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50.3亿元,比上年增长9.99%。地方财政支出666.63亿元,比上年增长8.35%。全年税收2069.08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中央级税收1160.74亿元,市级税收373.03亿元,区级税收535.31亿元。中、外资各类金融机构737家,比上年末增加45家。银行类机构230家,比上年末增加9家,其中中资银行34家、外资法人银行18家,外资银行分行61家,外资银行代表处68家。证券类机构290家,比上年末增加14家,其中中资证券公司(含中介机构)80家,外资证券公司(含代表处)55家,基金公司54家,期货公司85家。保险类机构217家,比上年末增加22家,其中中资保险公司52家,外资保险公司31家。年末,中资银行人民币存款余额11357.76亿元,比年初增加1114.46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7901.57亿元,比年初增加663.51亿元;外汇存款余额102.17亿美元,外汇贷款余额229.28亿美元。外资银行外汇存款余额168.49亿美元,比年初减少3.14亿美元;外汇普通贷款额200.67亿美元,比年初减少6.14亿美元。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余额3986.1亿元,比年初增加271.56亿元;人民币普通贷款额2017.42亿元,比年初增加6.43亿元。全年股票发行总额2.46万亿元,有价证券交易总额54.75万亿元,其中股票交易16.45万亿元,债券现货交易8442.99亿元,债券回购37.14万亿元,证券投资基金交易144.53亿元。全年证券(股票)市场筹集资金2890.31亿元。中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19.56亿元,支付各类赔款80.74亿元。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11.65亿元,支付各类赔上海市保障房大基地——曹路社区建设粗具规模(浦记录摄)款9.95亿元。期货市场成交铜、铝、锌、黄金、天然橡胶、燃料油、螺纹钢、线材7.31亿手,成交金额89.2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454.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二产业投入356.68亿元,第三产业投入1092.5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额6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年内商品房交易出售40683套,面积397.34万平方米,成交金额439.11亿元。商品房预售23919套,面积215.14万平方米,预售金额396.75亿元。

折叠

工业

2012年,新区工业产销率99.3%,保持总体平衡。34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仅有5个行业产销率低于工业企业平均水平,有16个行业产销率低于上年。其中,酒、饮料制造业下降4.9个百分点,纺织服装服饰业下降6.4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下降2.9个百分点,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1.9个百分点。全年工业销售产值9160亿元,比上年增长0.2%,低于生产增幅0.9个百分点。[5]

折叠

农业

2012年全区农业耕地面积3.42万公顷,粮食作物面积2.5万公顷,粮食总产量16.78万吨,实现产值4.64亿元,超额完成市下达给新区的粮食生产保有量指标。全年新区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落实182个、4000多公顷粮食高产示范方创建。

生态环境

伴随着浦东经济的高速增长,新浦东的生态环境建设得到极大改善,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区”、“国家卫生城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浦东坚持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努力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环境良好的生态城区。

浦东开发

开发浦东是几代人的夙愿。早在1918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他的《建国方略》中就明确提出在上海以浦东为基地建设世界东方大港的构想。1949年上海解放后,陈毅市长也曾经有过开发浦东的设想。后来的历届上海市领导也都曾经一再将浦东开发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浦东开发开放。提出了“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方针。标志着浦东开发开放从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地方战略构想,上升为20世纪90年代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8]

1992年10月11日,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撤销川沙县,浦东新区的行政区域包括原川沙县,上海县的三林乡,黄浦区、南市区、杨浦区的浦东部分。1993年1月,浦东新区管理委员会成立。2000年8月,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成立。2005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2009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

基础设施

折叠

交通运输

浦东是上海重要的交通枢纽。先进的国际物流港口,航空运输、铁路轨道运输、城际高速路共同建构水、陆、空三位一体的交通体系,使浦东距世界仅“一步”之遥。浦江大桥、海底隧道、磁悬浮列车、地铁线路织成密集的交通网络,将浦东与全国、与世界更紧密地融合为一体。

浦东的轨道交通有浦东铁路和磁悬浮线,地铁2号、4号、6号、7号、8号、9号、11(北段)号线已经运行,12号、14号线在建。途经浦东73个站点,总里程110公里。

浦东新区所属公交企业有浦东大巴、上南巴士、浦东强生、浦东大众、锦江公交、华夏公交、申浦公交、浦东杨高8家,公有营运车辆3586辆,营运线路216条。

内环线浦东段是世博浦东园区的外围边界道路之一,是上海城市快速路网“四环十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环线浦东段(上中路隧道-申江路)是上海市城市中环路的组成部分,全长约15.55公里,基本沿华夏中路、华夏西路走向,道路采用“高架快速路+地面辅道”的形式,主线高架设计为双向八车道,车速为80公里/小时,以服务客运交通为主;地面辅道设计为双向八快二慢车道,在机动车道内侧设置公交专用车道,地面道路设计车速为50公里/小时,客、货运交通均可通行。

2009年,浦东新区区域内黄浦江越江通道已有南浦、杨浦、徐浦、卢浦大桥以及打浦路、延安东路等多条越江车道。

[2]跨海交通设施有通往崇明的长江桥大桥(隧道)和通往洋山的东海大桥。[3]

外高桥港口地处浦东东北角,濒临长江口,江面开阔,江水较深,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外高桥港区是上海建设航运中心的重要基地,也是连接洋山深水港的水上通道。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包括东海大桥、港区工程、芦潮港辅助作业物流园区等三大项目,并建5个集装箱泊位,吞吐量将达300万标箱,总投资达190亿元。[9]

折叠

城市建设

1990年—1995年,浦东新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220多亿元,完成了杨浦大桥、南浦大桥、内环线、杨高路拓宽、外高桥电厂、凌桥水厂、煤气厂二期工程等十大基础设施工程,连接浦西、“东西联动”,极大地改善了投资环境和城市面貌。

1996年—2000年,浦东新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600多亿元,建设浦东国际机场、浦东国际信息港、浦东深水港一期工程、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外高桥电厂二期工程、外环线、给排水工程、黄浦江越江隧道工程、东海天然气工程。这些重大工程,到20世纪末基本完成,构筑了现代化新城区的框架。特别是1999年,浦东国际机场通航,地铁二号线全线贯通,“地下长龙”连接浦江两岸,构成了一幅“上天入地”、比翼齐飞的壮丽景象。

1999年起,浦东投入巨资,拉开了整治浦东河道的序幕。张家浜西起黄浦江、东至长江口,全长23.5公里,是横贯整个浦东的骨干河流。它西头连着黄浦江的繁华光影,东边展现着田野牧歌式的自然风景。张家浜整治工程总投资达6.17亿元。从1999年11月开工,至2002年5月全线整治完工,使昔日臭水浜,今日成清水河。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托普弗先生称赞其为“城市规划的典范”。2003年张家浜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001年—2010年,浦东陆续投入1500亿元,围绕“四网”——即对外交通网、区域交通网、越江交通网、轨道交通网,“三港”——即国际航空港、深水港、信息港,继续推动重大工程建设。国际航空港、深水港、信息港,是浦东新区立体交通体系的重要支撑,是对外交通的枢纽,是海陆空的通道和走廊,是走向世界的桥梁和纽带。[9]

折叠

信息建设

重点建设浦东新区地理信息系统、智能化道路交通信息系统以及政务管理共享平台。

已建成公务网、政务外网和应用专网“三网”为架构的基础骨干网络,为各类应用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建有全市最大的公安网、教育网,以及张江新网、外高桥城域网等应用专网。基础数据库架构基本形成,GIS数据库应用成效明显。浦东新区公务人员工作平台上线运行。至2010年,基本形成资源共享、信息安全的智能化政务管理和城市管理信息网络。

社会事业

折叠

教育卫生

浦东开发前,浦东仅有一所海运学院,尚未形成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金字塔”型的教育体系。浦东开发开放以来,将地方财政收入的25%用于发展教育事业。2008年,浦东新区教育支出30.91亿元,比上年增长28%。1993年至2008年,浦东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总计达到198.63亿元。浦东拥有幼儿园162所,小学101所,普通中学109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2008年南汇教育支出9.04亿元,比上年增长7%。拥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71所,小学27所,中学48所。[10]

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浦东教育对外合作与开放不断深入。针对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选择在浦东工作、生活的特点,新区大力发展涉外教育,适应了外籍学生就近入学的需要。在浦东相继创办的英国德威、美国协和、香港耀中、美国学校、日本学校、德国学校等国际学校和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国际部和进才中学国际部,以及58所具有招收外籍随班就读学生或留学生资格的学校,初步满足了在浦东就业工作的外籍人士子女的学习需求。[11]

卫生事业正在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了以一、二级医院为基本框架,以民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基本医疗服务网络,率先实现了城郊卫生管理体制二元并轨,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荣获国家卫生城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称号。[12]

南汇拥有区镇医疗卫生机构41所,其中区级17所,镇级24所。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439名,其中医生1749名。[13]

折叠

民生保障

2011年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1.0%和12.1%。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4.21万个、完成年度计划的140%。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4.69万人。成功扶持2600人创业,带动就业超过1.5万人。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保、征地安置、优待抚恤等保障政策对接,新农合基本实现全覆盖,筹资标准全区统一。新增养老床位1838张。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动迁安置房开工3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开工5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房开工40万平方米,完成4725户逾期在外过渡动迁居(农)民的回搬安置,新增廉租住房家庭1210户,曹路、三林、周康航等大型居住社区开工183万平方米,旧住房小区综合改造166万平方米。推进社区商业建设,出台“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实施意见”,新增20个标准化菜场和18个临时菜场。57项政府实事项目全部完成。[6]

折叠

公用事业

2009年,浦东新区用电负荷最高达402.7万千瓦,售电量总量为157.58亿千瓦时。新区燃气热力行业由一家天然气供应企业、5家液化气供应企业和6家集中供热企业组成。至2009年底,天然气管线长度4632.66公里。自来水供水管道长度5127公里,供水总量6.15亿立方米.[14]

折叠

环境保护

迎世博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600天行动计划确定的市容环境方面35项重点工作基本完成。实施旧小区综合整治1292万平方米,二次供水设施改造570万平方米,建筑立面清洁2000万平方米。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开展对乱设摊、乱倒渣土、非法营运等的综合整治。国家生态区创建覆盖到南部地区,全面启动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区属)下降4%以上。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3.4%左右。[14]

折叠

园林绿化

浦东的绿化已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了绿轴(世纪大道)、绿环(内外环线绿带)、绿网(东片生态林、孙桥生态农业)、绿片(世纪公园、陆家嘴中心绿地)的绿化格局和“高大、浓密、厚实、粗犷、多彩”的绿化特色。

浦东先后建成世纪、金桥、塘桥、紫薇、南浦、泾南、三林、花木等十多座公园。全区绿地总量8923公顷,其中公共绿地4452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7.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开发初期的0.5平方米上升到2009年的22.37平方米。其中,140.3万平方米的世纪公园是上海中心城区中面积最大的生态型城市公园。同时大力开展旧居住区绿化调整和村域公共设施绿地、居民屋前宅后的绿地建设。[14]

2010年,新区绿化以世博为契机,加快建设,加强养护,取得显著成绩。全区绿化面积增量创六年来之最。全年新增公共绿地295公顷,绿地总量达到1.2万公顷,其中公共绿地5566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22.7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6%

难忘世博

浦东是世博会主场馆的所在地。举世瞩目的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举办。上海世博会场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并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世博园区规划用地范围为5.28平方公里,其中浦东部分为3.93平方公里,浦西部分为1.35平方公里。本届世博会以人为本、科技创新、合作共赢、面向未来,是一次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盛会,是一次成功、精彩、难忘的博览会。

上海世博会规划共分5个片区,其中,A、B、C三个片区在浦东,D、E两个片区在浦西,A片区为中国馆和外国国家馆(亚洲和大洋洲国家),B片区为主题馆、公共活动中心和演艺中心,C片区为外国国家馆(欧洲、美洲和非洲国家)、国际组织馆,D、E片区为企业馆和世界博览馆。[16]

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积极塑造“和谐城市”的范例,这个理念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和谐”和“人与人的和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和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互动。[8]世博会使浦东开发开放又一次站在世界的平台上,必对浦东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上海世博会,一届科技、人文、绿色的上海世博会,一届倡导以人为本、和谐之道的上海世博会,必将照亮人类可持续发展之路,永远铭刻在人类历史。

文化艺术

浦东正日益成长为一个中外文化交流的舞台,

一个彰显海派文化的大市场,一个具有文化发展潜力和前景的新城区。19年来,浦东先后兴建了一批有相当知名度的文化设施和旅游景点,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科技馆、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海洋水族馆、东方艺术中心、临港滴水湖等正成为丰富上海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平台,改善了浦东综合发展环境和生活环境,提高了浦东的城市文明程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