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项羽多次上演走马斩将的好戏,专家为何认定马镫发明于西晋?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为精彩绝伦的篇章。

太史公司马迁在该篇章中运用了低沉却又不失浓郁的笔墨,着力刻画了一个力拔山、气盖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的悲剧英雄人物项羽。

垓下悲歌一段,固然让人低徊落泪;但四隤山最后一战更让人目眦尽裂,却又肝肠寸断。

且说,项羽在汉军的四面楚歌中,领着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八百名江东子弟,趁着风雪夜,离开了虞姬,抛弃了军心惶惑的大营,突围南逃。

一番冲杀过后,过了淮河,身边只剩下百余骑。

继续行进到阴陵,却又迷失道路,陷入了大泽中。

后面的汉兵追赶急如星火。

项羽领着大家从泽中杀出,转战到了东城四隤山。

项羽立马于风雪中,身边只剩下二十八骑,自忖已经无可脱逃,伤感之下,又豪气勃发,对大家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他把二十八骑分为四队,分别从东南西北四面突围,约定到东山会合。

汉军数千人重重叠叠地围了上来。

项羽指着汉军队伍中骑马走在最前后的汉将说:“吾为公取彼一将。”

语毕,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汉骑的前锋指挥官郎中骑杨喜挥军追击项羽。

项羽嗔目怒叱,杨喜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项羽的二十八骑全部突围,顺利到达东山。

汉兵散而复聚,很快又围追上来。

项王再次驰下,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

回到山上,项羽抖落了肩上的雪花,笑着对众骑说:“何如?”

众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

读史读到这儿,突然冒出一个可怕的念头:太史公写的这一段,莫不成是一个“假历史”?

须知,据现代考古学研究,我国要到西晋时期才发明马镫。

这个马镫,是关系到骑兵作战力的重要因素。

在马镫出现之前,骑马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

骑士对于马的操纵主要靠双手,当马飞奔或腾越,双腿只能夹紧马身,同时用手紧抓马鬃才能避免摔下,而一旦遇上了难走的山路,还得下马步行。

《西方战争艺术》的作者美国人阿彻•琼斯认为,没有马镫的骑士根本无法在马上完成挥刀动作,因为挥空后可能失去平衡从马上掉下来。

所以,马镫发明之前的骑兵,用兵法家孙膑的说法是:“用骑有十利:一曰迎敌始至;二曰乘虚背敌;三曰追散击乱;四曰迎敌击后;五曰遮其粮食,绝其军道;六曰败其关津,发其桥梁;七曰掩其不备,卒击其未振旅;八曰攻其懈怠,出其不意;九曰烧其积蓄,虚其市里;十曰掠其田野,系累其子弟。”

即骑兵的作用主要用于侦察、抢粮、毁桥、侧翼包抄、偷袭或追击之类讲究速度的环节,他们到达了目的地参与作战,也要下马进行步战。

而在马镫发明后,骑兵就可以解放双手,单靠双脚控制平衡,在马上完成冲、刺、劈、击等动作。

但是,考古家们发现,秦始皇陵兵马俑中有表现细致的马具,却没有高桥马鞍和马镫,也始终没有在考古中发现西汉马鞍和两汉马镫的实物和雕塑、绘画等方面的证据。

最早表现高桥马鞍的文物是东汉末年作品,如雷台汉墓出土的骑俑和鞍马彩绘木雕。

最早具备马镫的雕塑作品是长沙西晋永宁二年墓中的骑马乐俑。但这批俑中有马镫者只是在马身左侧鞍下有一个三角型镫具,仅及小腿一半高,右侧没有,且骑者的脚也未踏于其中,只能是马镫的雏形,即用于上马的器具。

最早的实物双马镫,是1965年出土于辽宁北票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的鎏金铜裹木质马镫。

因此,考古学的结论是:马镫的发明时间应该是在西晋时期。

按照这个结论,别说在楚汉相争的秦末汉初,就连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都不可能出现骑兵、骑将在马上作战的现象。

但是,太史公司马迁写项羽领骑兵在垓下突围、涉水、度大泽、上高山,还斩将刈旗。更有甚者,项羽还曾亲率三万骑兵实施千里奔驰,在彭城之战中杀败刘邦五十六万人。请问,如果没有马镫,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有人会说,项羽骑兵的强大杀伤力可能是太史公司马迁的虚构。

但是,与太史公司马迁同时代的卫青、霍去病也同样依仗强大杀伤力的骑兵建下赫赫战功。

而他们所生活的西汉武帝时期,距专家们所说的马镫发明时间可还要早三百多年!

所以,极有可能,马镫的发明时间并非三国之后,而在秦汉以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