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清足智多谋,为何对洪秀全“诛杨行动”毫无察觉?两字

1856年8月,洪秀全召集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陈承瑢等朝中要员秘密商议军国大事,即是要诛杀乱臣贼子杨秀清。1856年9月,韦昌辉率领三千北殿将士从江西前线赶回,在丞相陈承瑢的配合下顺利进入京城。然后,韦昌辉、秦日纲等便直奔东王府,将还在睡梦中的杨秀清送去见阎王,此为“天京事变”之开始。

杨秀清不是一般之人,他颇具谋略,从表演“天父下凡”安定人心到永安孤城揪出叛徒周锡能;从湖南“道州决策”指明方向到定都天京与清王朝相抗衡。太平天国前期之所以能够做大,与杨秀清的高超指挥和精密部署分不开。那么,为何天京事变爆发时,以多谋善断著称的杨秀清却一点都没有察觉呢?其原因就两字,即是太过“自信”,以致措不及手。

自信之一、对东殿超强实力的自信。太平天国初创之时,为了避免君主专制所带来的弊端,晚清天才设计师冯云山便设计出一套类似但又性质不同于西方君主立宪制的“军师负责制”。按照该制度,天王洪秀全只是象征性存在的“虚位”元首,临朝不理政,并无实际权力;真正权力则掌握在杨秀清、冯云山等军师手中。由于取得“代天父传言”之权力,杨秀清身份很特殊,这使得他在金田起义之后不久便被授予中军主将之职务;永安封王时,杨秀清封东王九千岁,而且还可以节制其他诸王,开始大权独揽。随着军事上连连获胜,东殿集团的力量不断增强,以“烧炭佬”为基础的东殿实力碾压韦昌辉北殿、石达开翼殿。要知道,东殿人马光在京城就有五千余人,而且占据各个要职,如陈承瑢掌握京师防卫重任,管大门钥匙。

自信之二、对拜上帝教理念的自信。超强的实力自然是杨秀清敢于嚣张跋扈的重要资本,也是他敢于挑战天王权威的根本所在。不过,历史上比杨秀清厉害的权臣多了去,他们也曾一手遮天,但终究还是被皇帝给废掉,甚至是株连九族。那么,杨秀清就不怕重蹈前人覆辙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他对拜上帝教的理念相当自信。在政教合一的太平天国里,宗教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维系人心的根本。杨秀清取得“代天父传言”之权力,非常情况下他就是天父的化身;洪秀全则是天父的二儿子,耶稣的弟弟。如果洪秀全敢对他动手,就等同于向大众表明拜上帝教就是骗人的把戏,太平天国会立马陷入混乱,这成本太高了。

自信之三、对个人无上威望之自信。有了“天父”这把保护伞,杨秀清基本上就可以安心睡大觉了,再也不用担心天王诛杀功臣了。不过,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地方实力派可不是好对付的,如果被逼急了也会咬人,甚至公开否认拜上帝教,来了鱼死网破。为此,杨秀清需要确立他在朝中至高无上之地位,提高他在三军中的威望;其做法很简单,即是任意杖责韦昌辉、秦日纲等人,让他们对自己服服帖帖。表面看,杨秀清做到了,实力派二把手北王韦昌辉对自己那是一个劲地讨好,整天五哥、五哥地叫个不停。因此,杨秀清认为其他诸侯王都对自己服软了,他们没有勇气来挑战自己的地位,不过这只是假象而已。

自信之四、对各王兵力部署之自信。整天欺负别人,自然也就怕有朝一日被别人报仇,甚至是找上门来的那种。韦昌辉,为人阴险毒辣,为讨好自己连他的亲哥哥都可以五马分尸,此人太危险;石达开,虽说没有被自己杖责,但他的岳父黄玉昆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不堪受辱,差点就投水自尽了;秦日纲,打仗绝对是门外汉,经常丢失阵地,但他却忠于洪秀全。若是这些人联合起来,估计杨秀清麻烦就大了。不过,杨秀清是自信的,他早已将北王、翼王、燕王全部人马调往前线作战;天京的卫戍部队,包括管理城门钥匙的陈承瑢都是东殿人马。如此之兵力布局,谁人敢发动政变,除非他活腻了。

很遗憾,杨秀清自信过头了,他没有考虑到突发因素,更没有注意到要搞好人际关系,处处得罪人,所以他最终失败了。试想下,若是陈承瑢不无端受到杖责,他怎会在关键时刻给韦昌辉开门呢?只要城门紧闭,杨秀清就是赢家了。

本文由“纵横国史”原创,欢迎关注,带你涨知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图文编辑:黄文静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