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帅中 谁最精通孙子兵法

中国历史上的战争都很看重谋略,流传下来很多兵家以谋略取胜的传奇故事,也留下几本被兵家奉为圭臬的兵书,最著名的当属《孙子兵法》。在中国革命年代,那无数次的战役之中,那些在战争的枪林弹雨中成长起来的将领,也是很重视学习兵法,除了学习近现代西方军校的军事理论,也都是研习孙子兵法的。开国将帅人才济济,文韬武略各怀专才。要说最精通孙子兵法的人,当属开国中将郭化若将军,为什么这样说?

一、在中央苏区时期的就当毛泽东的军事高参,就开始研究《孙子兵法》。

二、抗日战争时期郭化若潜心研究,撰写了长达4万余字的论文《孙子兵法之初步研究》,这篇文章得到了毛泽东的充分肯定,并让他在抗日战争研究会上作讲演。后来这篇文章分三期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发表,被称为“是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评价《孙子兵法》的理论专著”。

三、解放战争初期,他就利用战斗间隙,用白话文翻译《孙子兵法》。1957年7月,《新编今译孙子兵法》隆重出版,毛泽东知道后欣喜地说:“古有《孙子》,今有郭子。”

郭化若,原名郭俊英,1904年出生于福州市。1924年加入国民党,1925年进入黄埔军官学校第四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军校毕业后,留校任炮兵第二队代理队长。曾参加讨伐广东军阀陈炯明的第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成立后,任该校炮兵大队第二队队长。1927年7月随教导团东进,准备参加南昌起义,8月初到九江,教导团被扣留,只身赴南昌,9月下旬到三河坝赶上起义军,起义军南下失败后,被派赴苏联莫斯科炮兵学校学习。

1929年回国到上海,被中共中央派到闽西革命根据地,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红四军第二纵队代纵队长、参谋长。1930年6月起任红一军团总指挥部参谋处处长,红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军委总参谋部参谋处处长,开始被称为毛泽东军事高参。

长征结束后,任中央军委编译处处长、八路军军政杂志编委会委员。1938年秋至1941年7月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部第一局长。1944年创办八路军炮兵学校,任校长。同年任中共中央党校军事教育处处长。

1945年10月至1948年7月任鲁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前敌指挥部指挥,参与指挥鲁南战役歼灭国民党军第一快速纵队的战斗。1948年担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第四纵队政治委员,率部参加豫东、淮海等战役。1949年2月任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政治委员、党委书记,与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指挥第九、第十兵团进行郎(溪)广(德)围歼战,后率部渡过长江,参加上海战役。1949年5月开始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委员、淞沪警备司令部司令员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兵团政治委员、党委书记,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5年11月26日在北京逝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