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的内务府上班,可真是一个肥差啊!

在《延禧宫略》等影视剧中,后宫嫔妃们想要点什么,总要提到一个机构,叫内务府去办。

内务府是清代独有的机构,职官多达三千人,比事务最繁的户部人数多十倍以上,可以说是清朝规模最大的机关。掌宫廷事务。长官称总管大臣,无定员,由满族王公或满族大臣兼充,秩从二品,乾隆时改正二品。府内所属广储司掌银、皮、瓷、缎、衣、茶六库出纳,织造、织染局亦在其管辖之下。

简单的说内务府就是皇宫的采购部门,以及后勤管家。在腐败花样百出,贪赃枉法似家常便饭的晚清年间,大清朝内务府的腐败程度,却堪称“独领风骚”。

内务府一碗粉条报价七万白银的说法,还是略显夸张,其真实出处,应当是史料《春冰室野乘》里记载的,道光皇帝吃“片儿汤”的闹剧:

一辈子勤俭节约的道光皇帝,有次想吃民间“片儿汤”,明明就是碗家常饭,谁知内务府却报价说:要做片儿汤就得垒灶台弄食材,大小经费加起来一万六千两。气得道光皇帝明知其中有猫腻,却也半句话说不出,咽下口水不吃了——吃碗片儿汤,内务府都敢这么揩油。

其实类似的奇葩事,不止道光皇帝摊上过,他儿子咸丰皇帝也同样撞上过。《南亭笔记》记载,后来咸丰皇帝登基,想修修尚书房的门枢,谁知内务府立刻狮子大开口,张口就要五千两维修费。可咸丰皇帝这暴脾气,哪像他爹道光帝那么好糊弄?一听就发了飙,吓得内务府官员赶紧改口,五千两变了五十两。

换句话说,在晚清年间,负责伺候皇帝饮食起居的内务府官员,看上去低三下四,其实各个好似鸡贼的馋猫,皇帝稍不留神,就会叫他们“偷吃”好几口。那么问题来了,怎么这内务府就有这么大的本事,连皇帝也可以花样坑?

内务府有强大的权力。别看名号低调,但从清朝开国起,就执掌皇宫的“宴会”“钱粮”“服饰”“库藏”“典礼”“皇庄”“织造”等各大权。等于是全皇宫的用钱,都要从内务府经手。

而且管的是皇家的财务,满朝各级衙门官员,谁又有权力监督?理论上说清朝御史有权弹劾内务府,但真敢弹劾的,又没几个有好结果。如此钱多权大没人管,相关的经手官员,自然是敞开了捞。

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内务府官员的集体堕落。其实,在清朝开国初期,内务府还是个相当有操守的衙门,康熙年间担任内务府差事的官吏,好些都以廉洁奉公著称。以康熙皇帝的夸奖说“今朕交内务府总管,凡一应所用之 银,一月止五六百两”。俨然廉政楷模。但随着清朝腐败加剧,内务府官员的素质,也是一代不如一代。

内务府的腐败,清朝直到亡国,都没改掉。贪腐亡国的教训,一个十分生动的教材,就是晚清的内务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