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技法术语「单钩描骨」集字作品临摹前精准读帖导引

​​​

​​

​【单钩描骨,双钩描肉】初学书法,描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所谓描红,是我国传统的习字法,亦是现代学习书法的基本方法。就是用笔描写字帖上的字。可先用淡墨描写,待干后再用浓墨描写;也可以临写或默写、蒙上一层透明纸描摹,以提高描红簿的利用率。还有就是作单钩和双钩练习。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单钩描骨”和“双钩描肉”。“单钩描骨”可以增强学书者对间架结构的理解;“双钩描肉”可以加深学书者对笔画形态的把握。这样相辅相成的“骨肉结合”能让学书者对字有整体的把握。描红是手段不是目的。通过反复描写,在学书者形成较熟练的方法技巧之后,就要及时扔掉“描红拐杖”,尽早过渡到临写或独立书写。

【单钩描骨】字源:“单”和“钩”字源于敬世江书法。“描”字源于赵孟頫书法。“骨”字源于王羲之书法。

​​

【单】字源于敬世江书法。 百度了一下:敬世江,四川人,著名硬笔书法家。在退休前是升钟职业中学高级教师,退休后,敬先生积极响应县关工委的“送教下乡”活动,为大人们讲授“如何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当然,敬先生最为世人瞩目的,自然是其书法。由于电脑软件的普及,敬先生的字体因为被收录於“古今书法名家字库”而广为人知。可是,由于敬先生行事低调,从不张扬,所以很少有人知道其详细信息。以致于很多爱好书法的朋友在网上打听其人,甚至认为敬先生是清代书法家。由此可见,敬先生不慕虚荣的精神和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书法水平。

敬世江的书法既有传统书法基础, 又有现代书法的气息。

【单】字写的非常工稳,线条凝炼而不迟滞。写好这个字的关键在与中竖和中竖的收笔造型,以及长横的左放右缩的处理, 使得原本平淡无奇的一个“单”字,立即生动鲜活起来。说明敬世江,非常善于处理字的结果布势,书写且不激不厉,谙练书法规矩。这个字虽然是毛笔书法,但又有硬笔书法的气息,非常不易。或许这正是其高明之处。

不过感觉“田”部的左竖和右部的横折竖的折肩处理的不够干净利落。特别是折肩的处理,感觉不好。在进行临摹或习作时,不妨略做调整。

​​

以下为敬世江书法字库选字。​

​​​

​​

【钩】字也是敬世江字库选字。左右结构。整个字写的规规矩矩,结构森严,笔法严谨。重心偏左下。左部上疏下密,右部中密上下疏。和“单”一样,非常稳重,且落落大方。用笔起笔、行笔、收笔笔笔到位,精细认真,可以说用笔如楷。这里有一个特别急点画,就是右部的“勾”的写法,有草书意趣。横折竖够几乎在画一个不规则的半圆弧,显得张力肆意。用笔圆转安过。

出钩部分先平后仰,用笔沉稳舒缓。力达锋端。

【描】字左右结构。选取的是赵孟頫的字,上两字虽然是毛笔字,但有硬笔楷书的气韵。这里选可一个毛笔书法字来做以调剂。

“提手旁”写的非常昂扬挺拔,精神抖擞。横向约占两格半,右部占三格半。“苗”部空间分割基本均匀。“田”部竖画起笔和横折竖的起笔处不粘连,开口,以贯通气脉。或许我们会认为这样写不符合常规。实际上是非常巧妙的处理技巧,有非常经典。因为这种做法来源于王羲之《兰亭序》,如《兰亭序》中的“品”字的留白或气脉贯通的处理技巧。

看王羲之《兰亭序》中“品”字三个口字开口当然变化情况。是不是非常巧妙呢。这可是在酒后半酣之际的书写噢。无意之间的绝妙处理。

【骨】上下结构,源与王羲之书法。结构处理上左疏右密。宝盖头横向线条左伸放右缩。整个字的中心偏移与右,完全打破对称结构字的原本结构当然对称性,可谓匠心独具,别具一格。上部竖画符号上宽下窄,“月”部上窄下宽。整个字的重心正直不崎。上部线条粗重,宝盖头的起笔和收笔处用笔较重,“月”部竖向笔画上细下粗,重心下移。内部“3”符号居中四边不靠,和上部构成鲜明对比。且竖的起笔处和横折的起笔出一开口留白,一封闭处理。同时线条变化对应,使得密处有疏,疏处有密,奇趣横生。

​​

​​​

​​

​​​​​​

​​

​​

​​​​

​​​​​​​​​​​

​​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