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人与聪明字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老实人有不同的解读。广义的,是指做人处世的一种态度,有准则和标准的意思,譬如我们常说“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狭义的,则认为是过于憨厚,甚至以为是不灵光不聪明不智慧。同样一个词儿,用于不同语境不同场合不同的人,便有褒贬意义之分。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们的看法和认识具有两重性。我认为,我们应当把“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种光明磊落的品质,作为做人处事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而当面对具体情况时,又要具体分析具体对待。譬如,明明知道是外国间谍在向我们打探机密,咱就老老实实地将知道的国家机密告诉对方?江姐当年将“牢底坐穿”,就是不向敌人说实话,我们却写《红岩》、编歌剧宣传纪念她,以她为英雄榜样呢!

说这话,似乎与书法是风马牛,细细悟过来,对习书却又能产生觉悟。什么是聪明字?聪明字内涵复杂,我们不妨从技巧和方法的层面作相应界定:“聪明字”是指习书时借得好,写得巧,上手快,入道早。借得好,在借鉴别人的成果时选择的路径正确,不走背弯路;写得巧,善于总结经验体会,在比较和触类旁通中寻找速度;上手快,就是心手之间的交流通畅,书写时很快能够进入“笔达意”的境界;入道早,能够在较短的实践过程中找到书写规律性的东西,进入堂奥,使自己的书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相当的专业水平。总之,指的是作者在较短的实践过程中由于路径得当,少走背弯路,写出了具有相当艺术性的作品。这里强调的是方法和变化。当然,艺术手法的成熟无论如何都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过程,有一个必须的形成发展期,如果单纯为了追求快入门,吃快餐,拔苗助长,弄不好会误入歧途,养成日后难以克服的不良习气,结果适得其反,这另当别论。

所以,我们会常常看到两种现象:一种是,有些人书法练习的时间很长,却年复一年进步不大,总是面目依旧,越写越困惑。有的人,尤其是有些年轻人,下功夫写一阵子,提高很快,很有起色,并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在展览大赛中入展获奖,这便是“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的客观存在。方法确实很重要,用收割机割麦子与用镰刀割麦子,用镰刀割麦子与用手指甲掐麦子,速度就是不一样。另一种是,那些写聪明字的,许多人一时迎合时尚看似进步很快,可到后来却销声匿迹了,他们中有的是移情不再爱书法,更多的倒是越写越不成器,直至无法写出好作品来。这就是因为想走捷径,道路却错了,南辕北辙,恰如飞刀切菜,却伤到了自己的指头。而有的看似没坐“直升飞机”,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走过来,若干年后竟写出了名堂。林散之便是例子,“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各得其所。不过,说到底,路子对头是第一位的,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不行,只盯着目标想一步登天也不行。

老实人到底吃不吃亏?不能一概而论。老实人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往前走,一时间好像是慢,可日长月久蓦然回首,已经走得很远很远。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尖毛草,上半年它几乎是草原上长得最矮的草,寸高而已,可这时它正在扎根。它的根能入地二十多米,待下半年雨水到来,三五天它就能长一二米高。《龟兔赛跑》的寓言,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聪明人不脚踏实地,甚至投机取巧,尽管一时得意,收获意外的所得,终究不能长久。老实人有两种:老实而不愚昧是一种;聪明人也有两种,聪明而不虚浮是一种。如此设定范畴,老实人会因老实而得益,也会因老实而受损;聪明人会因聪明而得益,也会因聪明而受损。方法,各有各的妙处,也各有各的短处,有道是“走得快了赶上穷,走得慢了穷赶上”。所谓运用科学的方法,就是要既路子对头,又方法得当。马克思曾说:“在科学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只有不畏辛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他老人家在这里强调的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却没有说没有“聪明”的方法可以借鉴。无论如何,在路子对头的前提下,我们不能轻视方法的作用,用正确的聪明方法在书法领域里探索收获,是能收到事半功倍效果的。(附图为葛昌永书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