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调——起源于明代中期,至今500多年历史的剧种

大平调初称“大油梆”、“大梆戏”,因其使用的梆子长50厘米、5斤多重而成名,因其较高调(河南梆子在豫北的俗称)音调低,在建国初期被文化部门定名为大平调。大平调是河南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按照剧团数量、观众人数、活动范围等因素评测,可属河南省第四大剧种。其声腔属于梆子腔系统,主要流行于豫北、冀南、鲁西南及豫东、皖北等地,它起源于明代中期,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大平调唱腔音乐属于梆子腔系统,为板式变化体,在音乐板式结构上与山东梆子和豫剧多有相同之处,但是在艺术风格上远比豫剧更加粗犷,较有山东地方特点,尤其是东路调。大平调的唱腔与山东梆子大体相同,但是发声一般都用真嗓,惟慢板、拐头钉等板式起板时,尾声使用极高的假嗓。主要伴奏乐器有大弦、二弦、三弦、大梆、大号等。在大平调的脚色行当中,黑脸和红脸居于主要地位,形成剧种的重要特色。其表演气势恢弘,场面宏大,唱做念打并重,粗犷豪放,刚中带柔。

由于大平调历史悠久,它的板腔体的唱腔风格独特,音乐曲牌雄厚。现存曲牌有“水上漂”、“滚龙珠”等130多个;传统笛牌有“爬山虎”、“紫金杯”等30多个;唱腔板头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三板、正板、倒三拨、一串铃等30多个。在唱法上用真声吐字,假声行腔,甩腔时翻高八度,后音挂“讴”,声激音扬,极富韵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