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国多次请求并入中国被拒绝,国王郁闷而死,后代发誓永不来中国

此国多次请求并入中国被拒绝,国王郁闷而死,后代发誓永不到中国来

《水浒传》中大多人的结局都很悲凉,下场最好的当属混江龙李俊了,带着童威、童猛两人偷偷装病留下,然后下南洋当国王去了。中国人很勤劳,自古就有下南洋做生意的习俗,他们吃苦耐劳敢于开拓,有的人挣了钱后来返回了故乡,有的人则留在了当地繁衍生活下去。

乾隆年间,广东梅州有一个叫做罗芳伯的年轻人,他能文能武但都属于通而不精的水平,考秀才的时候勉强过关,等到了考举人就不行了,纯粹是屡战屡败。一直考到了30多岁,最后穷的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只好上海船下南洋淘金去了。

当时是乾隆年间,东南亚正流行着开采金矿,罗芳伯考虑很久,终于在加里曼丹岛下了船,也就是现在印尼和文莱那块。

他先是开了一家采金公司,没想到越折腾越大,慢慢有了三万多人的安保队伍,连土匪都不是对手,当地的老百姓纷纷主动归附,而手下也有了一百多万人口。

罗芳伯一合计,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就建国吧,于是在1777年建立了兰芳共和国,他成为共和国的第一任领袖,一统了整个加里曼丹岛。虽然国家治理的还不错,但罗芳伯过的并不舒心,当时东南亚荷兰人虎视眈眈,一直想要占领这里,而建国不久的兰芳国就是绊脚石。

兰芳国的实力对付普通土匪还行,打装备更精良的荷兰人就完全不是对手了,无奈之下罗芳伯一面向荷兰人交大量的保护费,一面派使臣到中国来面见乾隆皇帝。意思很明确就是要归顺大清,并入中国成为一个藩属国,钱财与其交给荷兰人还不如献给中国,但是兰芳国有危险了清朝得帮忙。

乾隆一听直摇头,还什么兰芳国呢,不过是一群卑微低贱的南洋海盗,没剿灭你们就不错了,还想着要派兵保护,想的真是美啊。因为几次想要归顺都被拒绝,罗芳伯最后郁郁而终,死前对这件事情仍是念念不忘的。

虽然并入中国的愿望落空,但也把荷兰人吓了一跳,当时清朝国力强盛,还是没人敢招惹的,于是消停下去再也不敢动手脚了。一直等到清后期国力衰退时,才卷土重来占领了加里曼丹岛,但因为怕清朝报复,只敢扶持傀儡势力当政。

而今天,这颗东南亚的明珠,虽然有很多的华人在此地生活,但已经再也回不到祖国的怀抱了。因为怨恨当年并入中国成为藩属国的请求被拒,加上后来灭国时没有派兵支援,很多兰芳国的后代都发誓永不回中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