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戏的血缘

王东梅

茶戏结缘,在北京老舍茶馆有很好的体现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史上,茶、戏结缘由来甚久。被尊为“茶圣”的陆羽就同戏有密切关系。据《唐国史补》记载,陆羽在寺院中长大,十几岁离开寺院后一度学戏于戏班。因其貌不扬,加上口吃,正适合扮演丑角。但慧根自具的陆羽学戏格外认真,不但将戏演得有声有色,而且提笔戏剧脚本,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才华。今人任半塘先生在其巨著《唐戏弄》中介绍唐代戏剧创作时,专就此事作了考证,从而肯定“盛唐陆羽曾写参军戏三本”。

茶文化对华夏戏曲文化的渗透,首先体现在剧种上。中国戏曲大家族目前拥有200多个剧种,其中之一便是凝聚着茶的灵魂、飘溢出茶的清香的“采茶戏”。采茶戏是生长在神州有名的茶乡——江西赣南的大型地方剧种。相传,唐明皇时代,宫廷里有一位教练舞女的歌舞大师雷光华,为避死罪而逃到赣南,隐居在九龙山开荒种茶。他把自己的演唱艺术同地方小调和采茶动作糅合起来,从而创造了采茶歌舞,也就是民间所谓“茶灯”。

起初,茶灯只演唱“十二月采茶调”,后来音乐不断丰富并融入反映茶农生活的情节,及至明末清初,便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以歌舞演故事”的采茶戏。从结构特征看,剧中人物多为二旦一丑,故而人称“三脚戏”。当时,还出现了采茶戏历史上第一个整本大戏《茶篮灯》。斗转星移,如今,采茶戏不但遍及江西,而且流传到了福建、湖南、广东、广西乃至台湾诸省区。

跟茶直接相关的还有全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黄梅戏是清道光年间由名茶“团黄”的产地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调传入安徽安庆地区,受青阳腔影响并与当地民间歌舞、说唱音乐融合而形成的,故在其发源地,有人亦称之为“黄梅采茶戏”。尽管黄梅戏后来在发展过程中于剧目和音乐方面受徽调影响甚多,但其在渊源上同茶文化的血缘关系却是不可否认的。

茶戏结缘,也广泛体现在剧目中。纵观华夏戏曲艺术发展史,“引茶入戏”的现象屡见,构成梨园舞台上奇特的文化景观。古今借茶为名的剧目不少,如《风筝误·茶园》《玉簪记·茶叙》《水浒记·借茶》《寻亲记·茶访》《茶瓶记》《秋香送茶》《茶客游湖》等,此乃古装戏;又如江西采茶戏《采茶歌》《茶亭会》,福建游春戏《卖茶》《十采茶》,闽西山歌戏《茶花娶新郎》,湖南花鼓戏《烘房飘香》等等,这是现代戏。根据传统剧目《九龙山摘茶》改编的赣南采茶戏《茶童戏主》,1979年还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搬上了银幕。

再说剧情。以黄梅采茶戏为例,作为对茶农生活的艺术表现,反映茶叶栽培与采制的有《姑嫂采茶》《小和尚挖茶》,描写茶园、茶叶买卖的有《当茶园》《於老四辞年》,揭示茶园纠纷与诉讼的有《打茶园》《断茶园》,借茶为媒介反映男女婚恋的有《送香茶》《茶亭会》。这些剧目,以曲折的情节和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着茶乡的茶人茶事,洋溢着茶的芳香,给人以品味不尽的美感。现代京剧《沙家浜·智斗》一折,春来茶馆老板阿庆嫂同胡传魁、刁德一周旋,是借茶巧构剧情的例子。

茶馆跟戏园亦有很深的瓜葛。当年,京剧大师梅兰芳回忆昔日的剧场时即云:“最早的戏馆统称茶园,是朋友聚会喝茶谈话的地方,看戏不过是附带性质。”当时京城最古老的戏馆广和楼,便又名“查家茶楼”。据梅兰芳说,“当年的戏馆不卖门票,只收茶钱。听戏的刚进馆子,‘看座的’就忙着过来招呼了。先替他找好座儿,很快地又沏来一壶香片茶,最后才递给他一张也不过两个火柴盒这么大的薄黄纸条,这就是那时的戏单……”(《舞台生活四十年》)。品茗听戏的特有情调,如今在北京有名的“梨园剧场”尚可领略一二。

宋代,茶坊业相当发达,据耐得翁《都城纪胜》等书介绍,当时京都的茶坊“暑天兼卖梅花酒。绍兴间,用鼓乐吹梅花酒曲”。这茶馆既是常人消闲之处,又是艺人亮相之地。及至清代,不少茶园被改造成设有台子的戏园。包世臣《都剧赋序》记载嘉庆年间京城戏园时,即有“其开座卖剧者名‘茶园’”之语,其结构是“其地度中建台”而“三面皆环以楼”。梅兰芳、周信芳等名家大师,早年都曾在既是茶肆又是戏园的地方留下他们的身影。

蜀中清代已多有茶园,民国初期始有正式的戏院。据《川剧词典》载录,过去四川以演戏出名的茶园数不胜数,其中,“可园”建于1903年,是川剧艺术进入剧场的开端;“悦来茶园”为锦江剧场的前身,川剧著名班社“三庆会”自1912年成立直到成都解放,30多年都在此地演出。随着时代演进,茶馆和剧场分了家,但事实上,在当今有名的“川剧窝子”成都锦江剧场,仍依稀可辨昔日那种茶园和戏园结合一体的格局。

今天的戏曲艺术家已有专门演出场所而不再亮相于茶馆,但那些遍布于大街小巷的茶馆仍是广大戏曲爱好者自娱自乐的热闹场所。当今北京著名的“大碗茶”商贸集团在前门通往宣武门的大道南侧有“老舍茶馆”,那里便是“唱京戏的戏迷多,爱听戏的老人多”的京剧票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