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有遗珍 古墓绘丹青

这是有关辽宁的故事,时间很久,跨越了28万年。

这是全省28家文博机构文物的精选,每件都是历史的印记。

我们与遗址、墓葬对话,与玉器、青铜器细语……

农牧文明群雄逐鹿,民族文化熔铸传承。

辽宁省博物馆与辽沈晚报联合推出大型策划报道:

发现辽宁

为您讲述“辽宁过去的故事”……

先普及一下文物保护方面的基础知识。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共180处。

第一类的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共33处。大连市的中苏友谊纪念塔位列其中。

第三类是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一共77处。义县的奉国寺和沈阳故宫入选。

最后一类也就是第六类,是古墓葬,一共19处。

辽宁有一处古墓葬榜上有名。如果不是对文物考古特别关注的话,估计很难说出这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什么地方。

按照年代排序,排在它前面的是黄帝陵、孔林、秦始皇陵和汉武帝陵以及霍去病墓。它后面的一串是李世民墓、武则天墓和十三陵、慈禧墓等。

这个墓葬应该说在坊间没什么名气,至少网上关于它的各种介绍很简单。它就在辽阳,叫做“辽阳壁画墓群”,墓葬建成时间为汉朝至晋代。

日本学者1918年发掘了辽阳东北郊的迎水寺壁画墓,这是中国发现的第一座汉代壁画墓。

之后,陆陆续续一共有十五座壁画墓列入“辽阳壁画墓群”。

2015年又有报道,称发现了四座壁画墓,或许有一天它们也会“归队”。

不过,有幽思怀古想法的读者不用去了,因为这些墓葬中的壁画一旦暴露于空气中极易褪色、脱落,很难保存,所以都已经进行了封闭保护。

在没有能力保护文物的时候,最好的办法还是将文物埋在地下。

辽阳壁画墓群分布

视死如生的文化观念

有一个体现牺牲精神的词叫“视死如归”,意思是把死看成像回家一样平常,比如曹植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而辽阳这些近2000年前的壁画墓,里面布置得确实跟死者生前的家一样。虽然绝大部分都被盗过,但是残存的文物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墓里真的是“五脏俱全”,不仅有锅碗瓢盆乃至勺子等日常用品,就连水井、灶台、炉子都准备好了,甚至房子模型都做好埋了进去。当然这些都是陶制的明器,而不是实物。

这与当时流行的“事死如生”有关。

“事死如生”一方面可以写作“视死如生”,代表一种世界观,就是人死了等于去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因此要为死者配置一套日常生活所需的器具。

而更重要的是,“事死如生”是一种伦理观。《荀子·礼论》: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就是说,人虽然死了也要享受生前的待遇。皇帝啥的可以自己给自己修陵,一般人的话,不给长辈大操大办葬礼的话那就是不孝,孔子可说了,“求贤臣必于孝子之门”,这句话在汉朝就成了选举人才的手段,不孝那就当不了官。于是把长辈的葬礼办得轰轰烈烈就成了官场的“敲门砖”。班固在《后汉书》中就写道,“送死过度”。

辽阳壁画墓群的大墓长、宽约7米,小墓长、宽约3米。这么小肯定装不下死者生前用的所有东西。怎么办呢?那就把想得到的都画出来吧。

于是,就有了壁画墓。

全国已经发现的汉壁画墓有60余座,辽阳壁画墓群按照不完全统计就有将近30座(有些辽阳壁画墓没有发布考古发掘报告)。

1961年评定的首批国保名单中“辽阳壁画墓群”实际上包括了九座代表墓葬,即:北园一号墓、棒台子墓、南台子墓、东台子墓、三道壕一号墓二号墓、令支令墓、车骑墓、小青堆子墓。

2006年第六批国保名单中,补充了北园三号墓和鹅房壁画墓,并入第一批“辽阳壁画墓群”。

2013年第七批国保名单中,再补充了东门里壁画墓、北园二号墓、南郊路壁画墓、三道壕三号墓。

这些墓葬基本上是围绕着辽阳分布,以西北角居多。

在淡青色的石板上绘画

距今年代最为久远的壁画墓是永城壁画墓,大概是西汉中晚期。研究者认为西汉中期以前流行土坑竖穴墓,西汉中期以后,横穴墓出现,墓室的空间逐渐变大。空心砖和小砖的使用,使墓室的四壁逐渐有了绘制壁画的条件。

俞伟超先生在《汉代诸侯王与列侯墓葬的形制分析——兼论“周制”、“汉制”“晋制”的三阶段性》 中提出西汉墓葬逐渐“宅邸化”,壁画也就由生前的厅堂搬到了死后的墓室。

辽阳作为当时汉族在辽东乃至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虽然主动接受中原主流文化影响,但是发展速度自然要比中原地区慢一些,所以辽阳壁画墓直到东汉中期左右才出现。

当然这种接受并不是全盘照收,辽阳壁画墓群的特点十分鲜明。与中原的砖室墓不同,辽阳的墓室是南芬页岩这种石板支筑而成。中原的墓室壁画多数是先在壁上抹上白灰然后作画,辽阳的则是直接绘在淡青色的南芬页岩上。

最开始的辽阳壁画墓内容比较简单,墓葬结构也与中原不尽相同,只能说受到了中原墓葬文化影响。

直到公孙度成为辽东太守之后,辽东地区实际上迎来了中原汉文化东移的高峰,这时候壁画墓开始剧增,壁画的主题也丰富起来,与中原地区的内容极为相似。

公孙氏一族覆灭之后,壁画的内容也简单起来,究其原因,是中原文化在辽东的根基衰败了。

“土豪”是坐马车还是坐牛车

辽阳墓室壁画题材非常多,有宴饮图、庖厨图、仓廪图、宅第图、杂技乐舞图、出行图等等。

分布的情况和规律是:墓门的两侧是门卒和门犬;前室多绘场面巨大的百戏和乐舞;后室和回廊绘有墓主的车骑出行图;后回廊一般绘乐舞百戏、门阙、宅院以及属吏;耳室和小室则绘墓主的宴饮和庖厨图;各室的顶部绘有流云纹图。

“事死如生”的观念,让墓室中的壁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现实生活的面貌。东北地区的史料一直不是那么充足,这些墓室壁画透露出来的诸多信息实是信史的有力补充。

比如出行图。东汉末的壁画上,都是高头大马的。棒台子一号壁画墓右廊的左、右、后三壁及左廊左壁都画着车骑出行图。

全队骑吏43人,骑士91人,徒步随从22人,加乘坐车者、驭手共173人,车辆有黄钺车、鼓车、金钲车、黑盖车和白盖车共10辆,马127匹。全队戴盔着甲执长旗、矛、戟。执戟的武吏列前,文吏列后,构成连骑结队仪仗出行图。

而到了晋代,墓室壁画上,墓主人却坐上牛车了。是因为穷吗?

秦汉以前,贵族死后殉葬只用马车,汉初时,被认为地位低下的商人不允许坐马车。当时有地位的,才坐马车,装备四匹甚至六匹、七匹高头骏马,颜色最好同样。东汉章帝时,有个叫谢夷吾的太守,甚至因为坐牛车出巡,被刺史劾奏,贬为县令。

只不过到了东汉后期,玄学开始流行,车厢宽敞高大,行走平稳缓慢的牛车就成了新宠。赤壁大战前,鲁肃就曾对孙权说,他可以投降曹操,投降后还可以坐牛车上下班。

“古者自大夫以上,皆乘车而以马为騑(fēi)服。魏、晋已降,迄乎隋代,朝士又驾牛车。”(《旧唐书》)辽阳的墓室壁画中体现了这种潮流,就是到了魏晋时期,乘马车被认为是丢身份的事。

吃货的世界你能懂

最有生活气息的估计就是厨房了,另一个世界里这东西自然也不能少。

辽阳墓室壁画上的“庖厨图”就明确地告诉后人,汉朝人吃什么,怎么吃。

“庖厨图”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有的人在切肉,有的人就坐在炉旁烤肉,还有的人在褪鸭毛,有的人在洗涤器皿……整幅画面共计23人,虽然人物众多,但是场面井然有序。

厨房内摆有双釜长方灶,庑殿式木橱、黑盆四足木方盘、筒状圆器、叠置四足方案、四足圆案、圆筐笼、黑盆、铁攫等各种器物。

庑殿式顶盖的木橱,是汉朝厨房中最主要的陈设家具,往往陈设在厨房的一角。画中一个丫鬟在开柜门,橱柜内放壶一把。厨房中部摆放四足方案,旁边有四足圆案叠落,更多的四足方案叠落在远处,从中可以得知当时食案用毕是收入厨房之中。

料理的细节更是写实:有一个下人正在取挂在高处的肉,他的背后是一只正在贪婪地仰望着他的狗; 还有一个下人扳着牛的两角,用力地把它往前拖; 案上横卧着一头被束缚四肢的猪; 三只鸭子被关在笼中。

肉都是在梁上挂着,钩子一共十一个,分别挂着龟、兽首、鹅、双雉、猴、心肺、猪、干鱼、鲜鱼等,真是山珍海味都全了。

宴饮、歌舞与杂技

吃喝之余当然少不了娱乐,从辽阳壁画墓群中,比如北园三号壁画墓《宴饮歌舞图》、鹅房壁画墓《宴饮观舞图》、北园一号壁画墓《凤凰楼阁百戏图》等,就能了解到汉朝人的娱乐生活还是内容丰富的。

首先就是酒宴了,“宴饮图”中就描绘有奏乐、歌舞的场景。琴瑟、琵琶、鼓、洞箫等乐器都能分辨出来。

孙志奇先生在《古墓丹青——解读国宝辽阳汉魏壁画墓群》一文中总结说,壁画描绘的舞蹈形象多数为乐工伴奏下的独舞,一般服饰鲜艳,束腰,甩动长袖,穿行而舞,或仰首张口似在歌唱,基本为室内小规模饮宴歌舞,同时也出现了鼓舞和盘舞等艺术性较强的舞蹈形象,是中原舞蹈艺术的延续和发展。

也有人称东北大秧歌就是在这些宴会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当然,这也有可能吧。

除了歌舞之外,还有就是杂技表演了。《凤凰楼阁百戏图》、《杂技图》、《技乐图》虽然壁画的名字不同,但是描绘都是“百戏”内容。百戏在当时是对多种表演艺术的总称,它包括杂技、角抵及马戏、车戏和幻术等民间游戏。《汉书·武帝纪》载:“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来观。”

至于杂技的种类,从壁画中可以看出,转碟、飞刀、踩高跷及从钢丝上射箭等已成为当时杂技中的内容。

因为这些壁画墓在地下封存已近2000年,保护殊为不易,所以目前只能在地下封存。感兴趣的观众,可以去辽阳汉魏壁画馆,那里展出有复制的壁画摹本和一些拍摄的照片。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