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战,许世友说:不打,军法从事!谭震林说:不打,再送四个字

1948年3月,许世友、谭震林率领的山东兵团发起了胶济路西段作战。这是中央军委解放山东全境作战总构想中的重要一战。

此战的核心是能否攻取周村。

周村位于胶济路济南、潭县之间,是中心点,也是关键要地。虽然叫做“村”,其实是一个20万人的城市。敌整编32师及保安部队共4万余人驻守在以周村为中心的四周。为了打好这一仗,山东兵团决定先打外围,再剥皮向里打,最后夺取周村。

但是,在兵团会议上,九纵司令员聂凤智却提出了另外一个建议:采取挖心战术,钻到敌人肚子里去打,由七纵打张店,九纵直接打周村,砸烂敌指挥部,再向四周扩张。

此方案如一石击水,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不少人认为钻到敌人里头去打,四面受敌,太冒险了。但是聂凤智力排众议说:“表面看,我们四面受敌,确实危险,乃兵家大忌。但是,如果攻击时机得当,攻击对象选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取胜的把握反而更大。”

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和政委谭震林经过考虑,决定采纳聂凤智的方案。关于险与不险,谭震林还特意解释说:“军事斗争,一点风险也没有是不可能的。我们要消灭敌人,敌人要消灭我们,这本身就包含着一定的风险!”

许世友说:“就按这个办法打。远道奔袭,直取周村,来它个中心突破,四面开花。”

于是,聂凤智率九纵昼伏夜行,以急行军突然抵达离周村二三十公里外的索镇西南。按照部署,全线应于3月11日发起攻击。然而,九纵在向周村的穿插途中,老天下起了特大暴雨,道路淹没,弹药受潮,军装湿透,战士迈不开脚步,战马拉不动辎重,陷入泥泞中,不要说急行军,就连普通走路也十分困难。

九纵跑不动时,11日拂晓,七纵按照计划发起了战斗,一举攻占周村东面的张店,俘敌4000余人。周村四周之敌立即警觉起来,迅速向师指挥部所在地——周村收缩兵力。

结果,因为这一场大雨,周村的守敌由4000余人猛增到1.5万余人。

敌情发生重大变化!九纵掏心战术本来就是冒险之战。现在敌兵增加了好几倍,是按原计划打,还是暂停行动?九纵有人提出,这场大雨下坏了,周村暂时不能打,立即下令部队停下来。

这也给聂凤智出了一个大难题:不打当然是安全的,打可能失败,要承担失败的全部责任。然而,胶济路西段作战,周村是关键,打迟了,拖延了,又会使周村之敌赢得时间,调整部署,若是潍县之敌来援,反造成整个兵团全局的被动。

几经考虑,聂凤智决定,还是按原计划连夜出击。可是,他向兵团请示时,不料电台淋雨受潮,怎么也联络不上,派出几批通信兵由于雨夜茫茫,也没有联系上。战机刻不容缓。突然,聂凤智把烟头往地上一丢,断然地说:

“不能再等了,打!”

有人提醒:“万一打成消耗仗,兵团问责下来,谁能负这个责?”

“错了我负责!”聂凤智回答。

3月12日拂晓,聂凤智一声令下,九纵向周村发起了猛攻。

大暴雨增加了攻城的困难,但也帮了九纵的忙。守敌没料到解放军会在雨夜发起攻击,猝不及防。聂凤智发起攻击时,敌整32师师长周庆祥正在指挥部召开紧急作战会议,研究固守计划。突然,城外枪炮声四起,“固守计划”即刻化为泡影。各指挥官惊恐万状,乱成一团,不少人刚走出会场,还没来得及弄清自己的部队在哪,就稀里糊涂地当了俘虏。

最后,九纵钻进了敌心脏,把周村之敌分割成六大块,逐一聚歼。18个小时后,完全结束战斗。守敌1.5万余人全部被歼,仅师长周庆祥带伤和几名亲信化装从城墙下的水洞中潜逃。

战后,对于聂凤智的独断决行,许世友说:“当时打是对的。不打,要军法从事!”

谭震林也说:“谁要是不打,我就再送他四个字,‘机会主义’!”

山东兵团对周村一战评价很高,称九纵打得又狠又准。聂凤智一着得手,满盘战局皆活了。还值得一说的是,这一仗除了击伤中将整32师师长周庆祥外,活捉敌少将两名、上校12名、中校以下校官102名,尉官1325名。而九纵在整个战役中仅仅牺牲298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