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起源于哪个朝代,为什么叫鬼节呢?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也称施孤、又称七月半、亡人节、一般是七天,传说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个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的习俗。所以七月半这天,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贫民百姓,都要备下酒菜、纸钱来祭奠王者,以表示对死去先人的怀念。

中元节其实是起源于道教,道教认为产生世间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即所谓的"三元",三者成为"官",合成"三官大帝",他们分别是天地派驻人间的代表。他们诞辰就分为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其中,天官是紫薇大帝,掌管赐福,诞生于正月十五,称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地官清虚大帝赦罪,诞生于七月十五,称中元节,又称"鬼节"。水官洞阴大帝解厄,诞生于十月十五,称下元节。

按照道教的说法。每年七月十五这一天为地官寿诞,地官大帝会为鬼魂赦罪祈恩,释放狱中所有的鬼魂,让这些鬼魂得以解脱,从七月一日起重新返回人间享受一个月的香火、施食,以激起他们向道之心。经过祭典与道士作法的过程,信徒协助地官超度亡魂饿鬼,使他们得以早日解脱,避免在人间作崇,因此道士都在七月十五这一天诵经、作法。并施以三牲舞果来普度十方孤魂野鬼。民间则在这一天奉上新成熟的谷物,希望寄托祖先神灵庇佑,年年五谷丰登,这就是人们最为重视的"秋尝"。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秋偿"祭祖的活动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开始了。起先是天子诸侯的事,后来慢慢的逐渐影响到了民间。

对于中元节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起源于北魏时期,佛门的弟子要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追荐先贤--佛家弟子目莲救母,设百味果,供养十方僧众答谢救母于倒悬之中。由此演变称民间的祭祖日,家家在这一天祭祀祖先亡灵,释放河灯一表哀思之情。"目莲救母"这个典故是出自《大藏经》,说道是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运用自己的神通看到自己的母亲在世时贪得无厌,死后堕落在恶鬼道,过着吃不饱饭的生活。于是目犍莲运用自己的神力将实物送给他的母亲,可是他的母亲看到实物,生怕其他恶鬼抢吃,很贪婪的把食物藏起,当她把食物放到嘴里时,实物立刻化为了火碳,根本无法下咽,目犍莲尊者虽然神通广大,但是就是救不了自己的母亲,身为人子,十分的痛苦,于是他请教佛陀该怎么办,佛陀指点他,说七月十五这一天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天,这一天法善最为充满,要他在七月十五这一天,用盆盛满人间百味,供奉僧众,可以凭借次慈悲之心,就自己的亡母。于是目犍莲尊者依照佛的旨意,在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满珍果百味供奉,果然其母最终得到了食物。因此,不管是道教还是佛教,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都是把它看作是祭祀祖先的,这一天祭祀祖先现在我国的很多的农村依然延续这样的传统。

这一天吃食和日常活动也是有讲究的。很多地方这一天要吃鸭子,鸭的谐音就是压,可以压住鬼魂,还有就是说祖先的灵魂这一天要回家探亲,要过奈何桥,后人送些鸭子下去,好让鸭子游泳载这仙人回来,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种传统,一到鬼节就要吃鸭子了。另外还要吃扁食,吃饺饼等。这一天也是避免外出、游泳,深夜不准外出等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