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沈从文,船夫向翠翠示爱,你长得真像观音

《边城》:沈从文,船夫向翠翠示爱,你长得真像观音

有些作家在塑造女性形象时,喜欢写实,为她们描绘一幅精美细致的肖像,如有长于美工者,照着他们的文字,真正将人物的样貌誊到画纸上也非难事。而沈从文先生在描摹翠翠的形象时,则是着重用写意的笔法点染其“自然”的美,突出”自然风物“对她的孕育: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翠翠是大自然的精灵,她的美就像一株翠竹,一束山花,一湾溪水似的,饱含着山水赐予的“灵气”,自自然然与生养她的湘西土地浑然一体,丝毫不经雕饰。

“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这一处比喻也是妙极,既道出了翠翠原始纯真的天性,也暗喻了她作为一个妙龄少女源于自然天性的女性魅力和诱惑力。 要将一个人物形象刻画得丰满,独有静态的描写是不足够的,于是作者又添加了一些动态的画面让我们更进一步走近翠翠:敏捷地替祖父过渡路人,独自学小羊、母牛的叫声,独自装扮新娘子。 凭借着这一系列精妙的描写,一个美丽、天真、淳朴、娇羞、活泼的少女形象便在我们的脑海中蹦蹦跳跳地走来了。

在《边城》中,我国古典艺术中“造境”手法也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如文中所写: "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破坏,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还不曾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 ”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的人每个日子都在这种不可形容的单纯寂寞里过去。

风日清和的天气,无人过渡,镇日长闲,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或把一段木头从高处向水中抛去,嗾使身边黄狗从岩石高处跃下,把木头衔回来。或翠翠与黄狗皆张着耳朵,听祖父说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战争故事。或祖父同翠翠两人,各把小竹作成的竖笛,逗在嘴边吹着迎亲送女的曲子。” 读到这里,不得不佩服沈从文对生活的感悟力和捕捉细节的敏感触觉,能不着痕迹地将如此平淡的生活琐事写得灵动鲜活,饶有情趣和诗意。

一个老人、少女、黄狗的生活片段,有什么呢?然而它触动了你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了,恍惚觉得那就是最美的一幅画,抹掉了任何一笔都是缺憾,那种共鸣是毫不做作地由心底生发出来的,一切矫饰的感动在它的光芒下都失了颜色。 能把生活中最美的瞬间和最微妙的情绪凝固住镌刻在书本上,文字的力量有时真大到不可思议。

这部小说可以说是无事的,人们自自然然地生、老、病、死,默默地承担了自然赋予的那份命运,并没有过多的感慨,仿佛都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通透智慧和宗教徒般的对自然的信仰和服从,用坦然、豁达的态度看待世事变迁。 如老船夫的女儿和一个兵相爱,并在诞下女儿之后殉情了。老船夫看待这件事只说谁也无罪过,只能由天去负责。 船总顺顺的儿子天保大老意外亡故,这样沉重的打击也终究没入了那日复一日的平静之中。 一切都那么自然地发生了,不容你挣扎,不容你反悔,所以一切也都被平静地接受了,看开了,仿佛没有任何事能中断他们的日子,打破边城的平静。

在这达观的心态之下,便形成了湘西人淳厚直爽的性子。 天保大老向老船夫求亲,就直直地说:“老伯伯,你翠翠长得真标致,像个观音样子。” 翠翠误以为二老欺侮他,就干脆地骂道:”你个悖时砍脑壳的!“ 大老二老发现同时爱上了翠翠,也痛痛快快讲出来,商量解决办法。 这种山歌般质朴、嘹亮的性格让人读后精神为之一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