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古代神话小说,家喻户晓,背后却有很多你没看到的内容

相信很多人对中国传统的民间传说,神话体系很感兴趣。但是如果你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我国古代的神话和西方的神话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古希腊神话,了解之后你会感觉非常规矩,像宙斯是奥林匹斯山最大的,再往下像太阳神、月亮神、海神、地母等等,你会发现国外他们这个体系很简单。但是你会发现我们中国的神话故事就特别复杂,在不同的神话书里不同的神仙都有跟多不同的叫法,同一个事件当中,也会有不同的神仙参与其中,体系庞大驳杂,条例并不是很清晰。

但是后来出了两部伟大的作品,把中国的神仙体系的梳理了一下。一部是许仲琳写的《封神演义》,一部就是吴承恩写的《西游记》。这两部作品要轮年代,《西游记》在前,《封神演义》在后,可以要论故事的发生年代,《封神演义》写的是武王伐纣时期的事,在商周之间。而《西游记》写的是唐王李世民派御弟玄奘西天取经,是在唐代。而这两个朝代相差了千年以上,有人就会问这两部书到底是谁借鉴了谁呢?谁用的谁的故事呢?而且这两部书的关联性非常明显,因为两部书里有一些共同人物,比如托塔天王李靖、三太子哪吒、二郎神杨戬、四大天王等等,这里有那里也有。

首先就说哪吒,在《西游记》里头这个哪吒三太子。是托塔李天王的三儿子,脚踏风火轮,手持长枪。那么《封神演义》里哪吒是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儿子,其母亲怀胎三年才生下他,结果还是一个肉球。李靖看到大怒,一剑向肉球砍去,结果从里冒出一个粉妆玉琢的小孩儿,这就是哪吒。之后因为父母过度宠溺,调皮捣蛋惹祸无数,最著名的一次就是把龙王三太子筋都给抽了。后来惹怒了东海龙王,要发大水要水淹陈塘关,荼毒百姓。结果哪吒受不了这压力,决定割骨还父,割肉还母。但是哪吒最后却没有死,被乾元山金光洞的太乙真人所复活。

但是在《西游记》中这一段,说的却是如来佛祖将其救活的。那么到底那个更准呢?《西游记》是尊佛抑道,就是尊崇佛家,贬低道家。例如原著中车迟国一段,三位力士大仙被孙悟空跟戏耍喝了尿,而且这三位道士在车迟国抓和尚干苦力,在各处建造道观。其实这里面佛教和道教在当时,为了争夺对世俗社会的控制权,还有很多类似事情,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再看《封神演义》,则是尊道抑佛。这里面的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是最厉害的角色。所以在《封神》里哪吒就变成了是被太乙真人所救活的。这其实涉及到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到底佛为上,还是道为上?

这里再说一位贯穿两部小说的人物,太上老君。在《西游记》里好像不是孙悟空的对手,最后还得借孙猴儿和二郎神打架的时候,从背后扔下金刚圈才将其制服,说白了这其实属于偷袭。可在《封神演义》中,太上老君可是大展神威。他是道教三清中的太清,相当于道教的总掌门,一般普通的事都不会出面。后来通天教主大摆万仙阵、诛仙阵、绝仙阵、灭仙阵,这个时候太上老君才出场,以一人之力大破这所有阵法,相当厉害。

看到这里,您可能就明白了。两本小说的侧重点不同,所以人物的能力和背景也就不同。但是话说回来,吴承恩也不敢慢太上老君,不能写的太过。所以说在《西游记》中,大家可能还记得两个地方,一个是平顶山的金角银角大王,还有一个就是青牛精。金角银角是太上老君的两个童儿,而青牛精是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都是孙悟空整不过的妖怪。侧面映衬出太上老君也绝非等闲之辈。

还有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文殊菩萨的发迹地;峨眉山,普贤菩萨的发迹地;普陀岛观音的发迹地;九华山,地藏王菩萨的发迹地。这前三位在《封神演义》里都有,但是可能你没有发现,因为名字都和《西游记》里不一样。在《封神》里他们都是元始天尊的徒弟,文殊菩萨叫文殊广法天尊,普贤菩萨叫普贤真人,而观音叫慈航道人。这些人都是两部小说中都有,但是却有着不同的名字,不同的身份。

《西游记》中有个关键人物,孙悟空。其实在《封神演义》里也有一个貌似孙悟空的角色,就是眉山七怪之首,袁洪。这个袁洪的长相就酷似一只猴子,而且是一个精通八九玄功,神通广大的白猿。《封神》中袁洪有一段跟二郎神杨戬的打斗,这一段跟《西游记》里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大战二郎神,几乎一模一样。后来袁洪虽然被擒,但是没人能杀得了他,最后请来昆仑山散人陆压, 陆压用一个宝葫芦将袁洪杀死,之后将袁洪困在了山河社稷图中,最后化成了一个仙石。所以有人认为这个袁洪其实就是孙悟空的前世。

这个内容在《西游记》中也有照应。看过的朋友可能记得,真假美猴王最后的时候,如来说了一段话:“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灵明石猴就是孙悟空,六耳猕猴就是假孙悟空,而这里的通臂猿猴,其实就是暗指袁洪,而如来所说的四种猴类是共用一个身体的,也代表了四种心态:知长短,明事理,懂前后,辨是非。也就是说袁洪很有可能和孙悟空是一个身体。

说到这里,其实也说明里《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两部小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到底谁借鉴了谁呢?在小编看来,其实谁也没有借鉴谁,因为两位作者获得信息的渠道和掌握的资料,绝不止小说里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很有可能这二位作者根本就不是这个内容的原作者,只是做一个整理和理顺也说不定呢。只是吴承恩和许仲琳这二位文笔非常之好,思路非常之清晰,能把民间的一些传说汇总到一块,而且有声有色的编撰出来,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那么为什么至今为止,《西游记》的地位在《封神演义》之上呢。那是因为吴承恩借着《西游记》来映射当时黑暗的明朝社会,比如遇到的很多妖怪都上边有人,还有我们前几篇文章里所挖掘出的内容,其实都是映射了现实,也是当时中国人情社会裙带关系的一种活生生的写照。所以吴承恩本身是超越了神魔体系,让书中的神魔体系照进了现实。而且《西游记》对几个主角的描写,远比《封神》当中对姜子牙、二郎神的描写更加生动炫目。

所以最后《西游记》被列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而《封神演义》未能列于其中。但是不可否认两部小说在我国文学史上,那是都有着相当高都地位,只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罢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