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怪石的发现,让世界人认识到,中国古代的先进技术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一位潜水员在洛杉矶附近的海里潜水时,发现了一块很奇怪的石头。这块石头看上去非常的奇特,外形酷似轮胎,一看就不像天然的。这位潜水员觉得自己可能发现宝贝了,就找人把这块石头打捞出来,然后称了其重量,足足有五百多斤。

石锚

为了确定石头的价值,他又找了美国的考古学家对这块石头进行研究。不研究不知道,研究之后才吓一跳,这位考古学家经过多日废寝忘食地研究,得出了惊人的结论:这块奇怪的石头的确不是天然的,而是经过人工打磨制造的。更让人惊讶的是,这块石头的材质为砂岩,而在美洲太平洋沿岸压根就不存在砂岩。也就是说,这块石头不是产于美洲,通过科学分析,它是约三千年前才到美洲的,之后又在洛杉矶的附近的海里发现了30多块这样的石头。

石锚

美国的相关学者也都对这块石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就纷纷对其来源地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最后,通过中国的文献找到了近三千年前的航海记录,又在中国的华南沿海地区找到了很多这种石料,确定了这些石头是三千年前中国南方人带到美洲的。也就是说,中国人在三千年前就已经踏上了美洲的领土,比公认的世界上第一个到美洲大陆的“哥伦布”早了一千多年。

哥伦布到达美洲

但为了找到更多令人信服的证据,北京大学的专家就对在洛杉矶的海里发现的怪石进行了鉴定。最终证明这种奇怪的石头是中国古代的“石锚”,也就是用于使船只稳定的工具。把这种石头放在船上,不仅可以使船稳定的航行,减少翻船事故的发生,还可以在停船是下水作为锚。《新唐书》中有记载,很早以前,中国岭南地区的船上基本都有这种石锚,也被认为是“镇舟石”。

石锚

在广东及广西地区,都曾出土过陶船模型,相对大一些的船,特别是出海航行的大船都有两锚,也就是两块这样的石头,可以有效得防止船被巨浪打翻。在广西的一切地区,一直到新中国成立的时候,还在使用石锚。

据史学家研究,在3000年前,广东和广西地区的人比较充满太阳,然后就为了寻找太阳升起地方,就驾船起航,最后到达了美洲,并且还住了下来,与当地的土著人结合了。日本的一科学家对复活岛上人的DNA进行了对比,发现他们的DNA和岭南壮族地区人的DNA相似度接近70%,这就再次证明了中国岭南地区的人早在3000年前就来到了美洲。

复活岛

3000年前的造船及航海技术有限,现在还没搞清楚中国人那时候是怎么达到美洲大陆的,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人到美洲的目的跟哥伦布不同。哥伦布是为了殖民,而中国人过去并不是为了殖民,因为我们自古爱好和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