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热播的纪录片,是一剂心灵的清醒剂

(1)

1945年4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此时,距离抗日战争的胜利,只有百余天了。

七大召开间隙,与会代表们齐聚一堂,观看了一场由郭沫若同名作品改编的话剧《甲申三百年祭》。毛泽东同志把这部剧视为“胜利时勿要骄傲”的历史镜鉴,号召全党引以为戒。

此前不久,在刚刚结束的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同志更是指示延安《解放日报》全文转载《甲申三百年祭》,要求各解放区将其作为整风文件加以学习。

据史料载,毛泽东同志在读到《甲申三百年祭》写李自成进京后因骄傲自满和部属腐败而导致最终失败之教训时极为兴奋,连连击掌道:“好文章,好文章!”

他还特意致信郭沫若:“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

与在延安受到的重视不同,千里之外的重庆《新华日报》连载《甲申三百年祭》时,却遭遇了截然不同的待遇。文中腐败丛生的明末吏治,让人们自然联想到声名狼藉的国民党官场。

一时间,这篇引发巨大轰动的文章,让国民党如芒在背,迅速组织反动文人对文章进行大肆围攻,批判《甲申三百年祭》是在“影射当局”,“鼓吹战败主义和亡国思想”。

延安和重庆,同一篇文章引发的不同反应,同一段历史引发的不同思考,既昭示着国共两党不同的胸怀和理想,也预示着两个政党不同的胜败结局。

从1894年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到1928年北伐成功,国民党用了34年时间实现全国基本统一,而丢掉政权,只用了短短21年;

从1921年召开一大,到1945年召开七大,共产党用了24年时间从稚嫩走向成熟,又用了短短4年,夺取了全国政权。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回望历史的峰峦,都是为了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照亮前行的方向。

当年,共产党人在延安回望甲申三百年,找到了“决不做李自成”的清醒;今天,全党全军站在新时代回望延安,同样是为了寻找一份继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

(2)

延安,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一首家喻户晓的诗歌《回延安》,曾让多少人热泪盈眶。

日前,历史文献片《回望延安》在央视热播,回望那段似火的岁月,打开人们记忆的闸门,让这座当年只有3000余人的小城,再次点燃共产党人砥砺奋进的无限激情。

从中国的西北一隅走向全国,共产党人靠什么由弱到强?

延安13年,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实现了理论的飞跃,更淬炼出了与国民党截然不同的“延安作风”。

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到延安马列学院讲课,趟过延河时碰到前来迎接的邓力群等四人。他当即批评:一人做报告,四人来迎接,要不得!要养成新的,清正的、廉洁的,不搞歪门邪道的延安作风,打败国民党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西安作风。

作风,看似无形,却关系党的生命和党的形象。

1943年11月29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指出:“极端恶浊的官僚主义灰尘和军阀主义灰尘天天都向我们的脸上大批地扑来。”对于这些四处飘散的官僚主义灰尘,“我们必须坚决地克服这种作风,才能和群众亲密地结合起来”。

爱国华侨陈嘉庚曾给延安送过两辆小车。工作人员准备分配一辆给毛泽东同志使用,却被他拒绝。他还提出了车辆分配的原则:一要考虑军事工作的需要,二要照顾年纪大的同志。在他一再坚持下,两辆车分别分给了朱德和徐特立、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谢觉哉“五老”使用。

作风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共产党人的良好作风,源于对信仰的坚定和对人民的大爱。

毛泽东同志曾说:“与人民利益适合的东西,我们要坚持下去,与人民利益矛盾的东西,我们要努力改掉,这样我们就能无敌于天下。”

大生产运动中,他特别强调,要用90%的精力帮助群众解决救民私粮问题,用10%的精力解决救国公粮问题;延安中央医院成立时,原本准备叫中央干部医院,但他不同意,坚持去掉了“干部”二字。

正是因为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相濡以沫,延安出现了十个没有的新气象:没有贪官污吏,没有土豪劣绅,没有赌博,没有娼妓,没有小老婆,没有叫化子,没有结党营私之徒,没有萎靡不振之气,没有人吃磨擦饭,没有人发国难财。

1946年到访延安的美国将军马歇尔曾感叹:中国共产党能在这个小地方干成大事业。

(3)

回望延安,就是回望共产党人的奋斗之路。

一个政党先进性是历史的,而不是一劳永逸的;是需要不断淬炼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

共产党诞生之初全国只有50余名党员,在数量上甚至比不上国民党的零头。两个政党都是以革命起步,但一个后来背叛革命,一个最终走向胜利,关键就在于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差别。

1943年,毛泽东同志在《组织起来》中指出:“我们不应该自满,我们还要继续作自我批评,还要继续求进步……我们脸上有灰尘,就要天天洗脸,地上有灰尘,就要天天扫地……我们决不能一见成绩就自满自足起来。我们应该抑制自满,时时批评自己的缺点,好像我们为了清洁,为了去掉灰尘,天天要洗脸,天天要扫地一样。”

抗战时期,延安像巨大的磁石一样,吸引四面八方的有志青年。然而,当时延安的条件艰苦,睡的是谷草,吃的是粗粮,还要参加劳动,一些来到延安的知识青年思想上出现了动摇。

在以小农和小资产阶级为主要成分的中国共产党内,有的人组织上入了党,但思想上没有入党,很容易受到一些错误思想作风的影响。怎么把这些人改造成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的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如何由大向强?这是摆在延安时期党中央面前的时代课题。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建设中高度重视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信念。他在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从党性的高度要求共产党员在各项工作中起模范作用。

作风之源在党性;党性之源在学习。中共中央在《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中,规定以每年5月5日即马克思诞辰日为干部“学习节”。在第一届学习节上,朱德被评为学习模范。

尽管当时条件艰苦,但党员干部依然随时随地学、见缝插针学。“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就是当时学习情景的写照。

全党在规模急剧扩大的同时,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政治水平和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思想进一步统一,凝聚力持续增强。

《解放日报》刊登过保安处党支部怎样讨论增强党性的决定,文中说道:“有些同志党组织调动了他,他本来不愿意,但是他去了。他对别的同志说:嚇,过去,打死我也不干这种事……可是,现在我不这么想了,我觉得在哪里都是干革命,做什么也都是为党工作,组织认为那里需要我,我就到那儿去……”

一位党员在另一篇心得文章中写道,无限忠心的考验,必须经过更多的革命斗争,在斗争中不管生命如何危险,皆不丧失自己的立场,不屈不挠地与敌进行斗争,这才算是对革命对党真正抱着无限的忠心。

回望延安,回望中国共产党人由弱到强的艰难历程,历史一次又一次启示我们:一个先进政党,必须始终戒骄戒躁,坚持自我革命,永远行进在奋斗之路上。

今天,中国共产党在数量上,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但我们一刻也不能松劲。不应忘记历史的镜鉴:苏共拥有20万党员的时候夺取了政权,拥有200万党员时打败了法西斯,拥有2000万党员时却丢失了政权。

回望延安,回望老一辈革命家创造的辉煌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只有永远保持初心,始终砥砺前行,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本文系钧正平工作室原创;作者:荞不撕;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