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压倒全唐的诗歌,让我们领会孤独的美

说起中国诗歌中的意象,最典型的是头顶的那一轮明月。

李太白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他在唐朝停下的这只酒杯,被苏东坡在宋朝遥遥接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停一接之间,何止两次追问。

我们的古人,对头顶那轮明月有着无穷追问,寄托无限情怀。特别是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让我第一次觉得孤独原来是可以如此美丽的。

春江花月夜

唐代: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近代学者闻一多先生评价《春江花月夜》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的顶峰,从这边回头一望,连刘希夷都是过程了,不用说卢照邻和他的配角骆宾王,更是过程的过程……”,“如果刘希夷是卢骆的狂风暴雨后宁静爽朗的黄昏,张若虚便是风雨后更宁静更爽朗的月夜……”张若虚为诗歌走向盛唐开辟了道路。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尽,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那意境清明澄彻,幽静恬美,哀而不伤。对美景的陶醉和对人生的品味。使得我们得以暂时忘却了人生的孤独与寂寞。

月光洗涤着我们疲惫的心灵,在梦幻般的银色世界里,我们和这个给以我们太多孤独与疑问的自然,都和谐的消融在一片月色之中。但翻开卷帙浩繁的中国文学,自屈原在《天问》中叩问之后,中国的文人们便更多的是在无边放逐中的流浪,在极度忧郁中的挣扎。所幸的是他们孤独与苦闷给人类的精神荒原留下了一片片绿荫,造就另一种更为深刻的美丽。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你让我在寂寞的时候想起你,想起你怎么会写出如此美伦美奂、名垂千古的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