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鞅到李斯,真正的法家精神是否被扭曲,秦始皇看中法家哪一点

两千年前,中原大地战火不灭,各个诸侯大国为争得天下霸主,而不断的想尽一切办法强大自己的国力,于是各路诸侯王开始招纳贤才,为的就是想着自己在追寻权力与地位的路途中能少一点磨难,多一点帮手。毕竟当时的社会也是呈现出弱肉强食的局面,因此不乏出现一些有想法的人想要因此一展大志,向至高无上的位置发起攻势。

而当时的秦惠王也不例外,当时的秦国只不过是个西边的小国家,被东方的很多中原诸侯国所看不起,很多的中原国君聚会的时候,根本就不通知秦国。而秦惠王却是一个很有抱负的君主,他的内心中有着强烈的要将秦国变得强盛的想法,他也不甘于成为一个碌碌平庸的君主,有着一颗燃起熊熊大火的内心。

而这个时候,时为法家的商鞅出现了,他注意到了秦惠王。而这时其实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的故事,那就是秦惠王并没有一眼就看中商鞅,而商鞅也故意没有在第一时间为秦惠王讲改革的事。商鞅实际上和秦惠王面谈了三次,第一次商鞅为秦惠王讲述仁道,告诉秦惠王要用“仁”来治理国家,秦惠王没有理他;第二次商鞅为秦惠王讲述王道,告诉他要用君主的慈爱来教化百姓,秦惠王也没有理他;而第三次面对已经有些不耐烦的秦惠王时,商鞅终于说出自己的真正想法,那便是来自法家的“霸道”,秦惠王这次终于用认真的眼光来看商鞅,然后便开始重用他。

的确,无论是仁道还是王道,用圣贤之术来治理国家终究是太慢了。秦惠王想要的是那种能够立竿见影的治国之术,毕竟他是个心怀大志之人,怎甘心如此漫无目的走下去,因此他下定决心要让他自己的有生之年,看到秦国一步步的强大,并是在他的带领之下,可见其必想尽一切可能的法子,干一番大的、可被后人评说的事业。他要在史书中留下非凡的一页,这也就是他在听了商鞅的“霸道”之后,选择立刻重用商鞅的原因。而商鞅告诉秦惠王的法家之“霸道”,就是使法律成为君主掌握百姓的策略。

商鞅认为,国家如果要治理好,要靠三点,一是靠严格的法度,二是靠坚实的信用,三是靠绝对的权力。法度,必须要由君主和臣子共同掌握;信用,必须要君主和臣子共同来建立和遵守;权力,则必须是由君主单独控制。商鞅说,如果治理国家没有这三件“法宝”,那么君主和臣子就会任意的舍弃法度来办事,而这样国家就会难免出现混乱。所以,只有首先将法度给明确下来,无论是君主还是臣民,都必须遵守法度,这样国家就会治理好,国力也会因为各方面的按部就班而不断强盛。

商鞅的法家精神,要求君主在任何情况下,对喜爱的人不能够偏袒,对讨厌或者憎恨的人不能够伤害,一切的做法都要依照法度,一切以“法”为准。这是商鞅的理念,也是他一生专注的东西,但放到如今也是政治上的最高境界,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君主能做到,即使是很少的人能做到这种境界,那他最终也是落得个默默无闻得局面,甚至被世人当作傻子。

所以说商鞅的法家精神是最纯粹,最完善,也是最理想的,可以这么说,封建的君主帝王是不可能遵守商鞅的这种法家思想的,这也是商鞅必须死的原因。而值得寻味的是商鞅在死前表现得很从容,他说他可以死,但是法不可灭。可见他对自己的态度和精神都给予最高的肯定,不然他也不会励志为了国家的法度尽心尽力,这也表明其心智颇为值得赞誉,毕竟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国家的建设。

而后来的秦始皇也是采用的法家学说来治理国家的,但是此时的法家精神早已被扭曲。从历代秦国君主的授意下,到后来的李斯这里,商鞅的法家精神早就被断章而取义,用着自己为君主服务的学说,将法家的东西给彻底偷梁换柱了。总的来说,李斯在“法治”上侃侃而谈,但是商鞅的精神是以法来治国,而李斯的精神是以君来治法。秦始皇其实之所以看好法家,并不是因为其法治很好,而是因为秦始皇可以用法度来独裁,这可就需要很大的智慧了,不得不在这一方面佩服秦始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