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字也能写出花来?——《兰亭序》中的20个“之”

原标题:一个字也能写出花来?——《兰亭序》中的20个“之”书法/手写/文具/练字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啥?你竟然跟我说你不知道?点开之前这篇干货了解一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兰亭序》是王羲之和一帮名流学子在兰亭这个地方饮酒作诗,酒喝的高兴了,诗作的差不多了,大家提议把今天做的诗集成本书,老王你字写得好,那你给这书写个序吧。王羲之就在半醉之时挥毫而就,字字自然精妙。据说第二天酒醒了,王羲之准备正儿八经的重新写一遍,可是再也写不出当时那种神韵了,于是流传至今的也就是今天这个类似“草稿”,但却书法艺术价值极高的《兰亭集序》。

兰亭序中的之字,不算落款,在正文中出现了20次。重要的是,这每个之字都不相同,各有各的变化。可能从这一个点上就能稍微理解为什么《兰亭序》会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了。今天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这20个不同的“之”字。

1.暮春之初

点画横向书写,横划起笔连带,折撇圆收,捺划比较平、内敛不出锋。笔画布局比较均匀。

2.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撇捺贴合着写,捺划有弯折,出一个钝钝的锋。整体布局来看上紧下松。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点是露锋点,横起笔顺势连带、很轻很细、写的速度要快,横撇转折顿一下笔,捺划写成长点。整个字形没之前那样宽扁。

4.仰观宇宙之大

点露锋连带横划,捺划圆中带方

5.俯察品类之盛

点横折撇写的轻快自然,所以横划像一个点一样,写的速度也较快,捺的书写速度慢下来,最后顿笔稳稳收住。要写出这个字的轻重变化。

6.极视听之娱

点画露锋入笔,收笔连带横,横折撇捺连为一体,整个字的轻重较为均匀。

7.夫人之相与

所有笔画相连,点不再意连,直接连起来写横,横变作长挑连撇,最后捺变成一个点划,出锋意连带下一个字。整个字上宽下窄,很有动态感。

8.悟言一室之内

点饱满,横划还是类似点,连带写撇,捺划方向斜向右上,均匀有力,收笔迅捷略出锋。

9.放浪形骸之外

这个之字形态上很像前一个,但是这是唯一一个与下面的字牵丝连带的,而且整个字也比上一个字轻盈一些。

10.不知老之将至

这个之字整体笔画较重,敦厚庄严。捺划内敛,截锋顿收。

11.及其所之既倦

前三笔轻盈,横划起笔的连带较明显,捺划写成一个斜向长点。

12.感慨系之矣

点出锋落笔后收笔方向稍向上抬了一点,横折撇捺顺势相连,捺变化为点顺势散锋轻出,自然拙朴。

13.向之所欣

由于这是“草稿”的原因,自然有涂抹改动的地方,这个之字就是用来改正“今”字,所以通篇看来这个字写的最重,十分明显。整个字都比较粗重,捺脚稍稍出锋。

14.俯仰之间

整个字比较轻盈,捺划圆头收笔。

15.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这个之的四个笔画都比较小巧,笔笔相连,注意这些牵丝连带都比较轻细,速度要快,不要写的太刻意了。最后捺划写作长点。

16.每揽昔人兴感之由

字写的沉重有力,上松下紧。捺划横向,写短,收笔内敛。

17.不能喻之于怀

整个字比较圆润、修长,捺写作长点,出锋连带。

18.后之视今

这个字点和横较轻,横划中间提起、笔断意不断,折笔处又按下稍重,紧接着又轻盈提笔,最后捺划放慢加重平出。极富变化。

19.今之视昔

十分刚硬,力透纸背,撇比较重,捺急转而收。

20.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之”字落笔沉稳,横划起笔处顿笔非常肯定,转折处不激不厉,捺划写成长点,加重顿收。

一个“之”字就能有这么多不同的写法也提醒了我们两点,第一就是我们平时临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细节,注意变化,不一定同一个字帖或者同一位书家写出来的同一个字就一定是一样的;第二就是我们自己在作品创作的时候也要注意,相同的字可能会反复出现,但是我们可以赋予他们变化,写出不同来,这样整个作品也会更有生机~

最后看到这是不是很想拿笔亲自写写这些不同的“之”字啦?那还等什么,快去练字呀!

大家还有其他想问的问题可以微博或者直接评论在文章下面,说不定下一篇就是为你而写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