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古代是个什么水平?

《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可是家长眼中典型的异类,不仅不督促孩子好好读书,还带头逃课,到处乱窜疯玩,成为一众皇子心中“别人家的酷妈妈”。难道她家孩子不用“高考”吗?好像……还真的不需要……?!

说起高考,突然有点好奇,古代的高考是什么级别的考试?本科生又相当于古代的什么学历呢?

明朝老外利玛窦(Matteo Ricci)

明朝后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长期居住在中国,对科举制度(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认识比较全面。他将科举制度与西方学位制度做了比较,认为:“第一种学位与我们的学士学位相当,叫做秀才。第二种学位叫举人,可以和我们的硕士相比。中国人的第三种学位叫做进士,相当于我们的博士学位。”

利玛窦的考量可能并不全面,因为古代和现代教育在各个方面(学制、教学目标、学习者水平要求等等)均有非常大的不同,要想和现代学历精确对应,不大现实。

但咱们可以先从考试级别,也就是组织考试的行政单位级别来划分一下,简单掂量掂量自己!

“小中初一揽子教育计划”

古代没有“初中”、“高中”的概念,而是采用“小中初一揽子教育计划”,将现在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合在一起统称“小学”,学制3-10年不等,所以古代可真是“一步登天”的“小升大”,读完小学就可以嗖地一下进入国子监等“一本”学校读书。

古代学生入学后,先识字、学《三字经》《百家姓》等识字课本,然后学习四书、五经(Four Books and the Five Classics

)等国学经典,再学习八股文(an eight-part form)写作等应试技能,此时即为一名书生。

秀才

晋级条件:参加并通过童试

书生基础扎实后,便可参加童试,通过即可成为秀才(Xiucai)。童试又分为县试(县城举办,县官主持)、府试(府城举办,府州官主持)和院试(省城举办,省学政主持),层层选拔,难度不低。

成为秀才后,即可在县(府州)读书;其中部分学生被择优录取,直接进入国子监学习,这部分进入国子监的学生就是咱们常说的“太学生”。

举人

晋级条件:参加并通过乡试

秀才参加并通过乡试(省城举办,朝廷派员主持,The Provincial Examination),即可晋级为举人(Juren)。成为举人也就代表具备了做官的资格(择优放官),即使不做官也是一县名流,见了知县也是有座位的人!

贡士

晋级条件:参加并通过会试

举人参加并通过会试(京城举办,礼部主持,The Academy Examination),就能成为贡士(Gongshi)。攒盘缠“进京赶考”说得就是参加会试哦。

进士

晋级条件:参加并通过殿试

贡士参加并通过殿试(京城举办,礼部尚书主持,通常皇帝出席,The Palace Examination),即可成为进士(Jinshi),其中第一名为状元(Zhuangyuan),第二名榜眼(Bangyan),第三名探花(Tanhua)。

童试(考试*3)→乡试→会试→殿试

考试一点也不比现代少,古代书少,学习条件艰苦再加上还没有互联网等便捷的学习工具,要想考中个秀才,感觉都难上加难啊……

对不起,吕秀才,我不应该看不起你……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