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丨卫懿公好鹤与赵简子爱士

近读《左传》和《吕氏春秋》,读到春秋时期两则故事,一则是卫懿公好鹤,一则是赵简子爱士,细细咀嚼,别有一番感慨和意味。

《左传》记载,公元前669年,卫惠公去世,儿子赤接替君位,即卫懿公。这个卫懿公在当国君之前,是个公子哥式的人物,平时除了喜好养狗驯鹰,还经常邀一帮王公子弟游山戏水。当上国君后,更是放纵不羁。他不问民间疾苦,竟对养鹤产生特殊癖好,以至达到痴迷地步。他命令工匠为鹤建造豪华的窝笼,并派人到各地请名师为鹤作精美饲料;请名医为鹤治病防疫,还招收宫女为鹤梳毛理羽。卫懿公饭餐,有鹤作伴;出行,有鹤紧随;上朝,有鹤同往;下殿,有鹤欢送。他还绞尽脑汁,给自己宠爱的鹤起“雅号”,如仙马、神乘、玉女、银童、黑龙、丹凤、大元帅、二将军等等。卫懿公还教鹤们学会高唱、清鸣、群舞、独跳。一旦有鹤死去,卫懿公便用棺椁给鹤尸装殓,并举行隆重的鹤葬。更为别出心裁的是,他把将军们的战车让给鹤坐,把士兵们的战马让鹤骑,把练兵场当作训鹤场,把军需粮当鹤饲料。群臣和将士对卫懿公“好鹤”的怪癖迷惑不解,并义愤填膺,但卫懿公对此毫不理会,依然把鹤看得高于一切。 闵公二年(公元前660年)冬十二月,狄人攻打卫国。卫懿公被迫应战,他向即将出征作战的将士发放甲胄,将士们却说:“请国君派鹤去打仗吧!鹤享有俸禄和官职,我们有什么资格去打仗呢!还是让鹤去迎敌吧! ”将士怨声连连,士气低落。卫国的军队与狄人在荧泽交战,平时缺乏训练的卫国军队,无心作战,一冲就散。卫懿公来不及撤退,被狄兵团团围住,惨死在乱刀之下。随行的大臣悉数被擒,装入囚车,被逼向卫国都城喊话,要卫国臣民投降。后来,狄军冲入城中,不及逃避的百姓全遭杀害,尸骨堆满城郭。可见,玩“鹤” 丧志的卫懿公误国害民,自己也落得个惨死敌兵刀下的可悲下场。太史公司马迁《史记》给这个贪玩和沉迷享乐的亡国之君下得评语虽然简短,但切中要害:“ 懿公即位,好鹤,淫乐奢侈”。

笔者读《吕氏春秋》,发现赵简子的爱士之举,与卫懿公好鹤劣行形成了鲜明对照。 赵简子是春秋时期晋国赵氏家族的领袖人物,原名鞅,又名志父,亦称赵孟。晋昭公时,公族弱,卿大夫势力强,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致力于改革,他的一些改革举措为后世魏国李悝变法、秦国商鞅变法和赵武灵王改革提供了借鉴。作为一位叱咤于春秋后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赵简子建树颇多,他实际上是战国时代赵国基业的开创者。赵简子爱士的故事,《吕氏春秋》是这样记述的,赵简子有两匹骡子,非常喜爱。一天,在广门邑做小吏的胥渠病了,夜间派人敲赵简子的大门并求见,来人对赵宅的守门官说:“赵大夫的下属胥渠病了,医生告诉胥渠说‘弄到白骡的肝吃了病就能好,弄不到白骡肝就会死亡’。”守门官进去向赵简子禀报,一个叫董安于的家臣正侍奉在赵简子身边,恼怒地说:“嘿!胥渠这家伙竟算计我们主公的骡子来了?请允许我把他杀掉!”赵简子说:“把人杀掉,让牲畜活着,这不是太不仁义了吗?杀了牲畜用来救活一个人,这不是仁义吗?”于是,赵简子呼唤厨师杀掉白骡,取出骡肝,交给来人,去给胥渠治病了。此事过后不久,赵简子奉晋国国君之命,带兵攻狄,广门邑的官兵左队七百人,右队七百人,都奋勇向前,冲锋陷阵,争先杀敌。由此可见,士大夫赵简子真心爱护下属,将心比心,赢得士兵誓死杀敌的回报。《吕氏春秋》感慨颇深:“(君主)行

德爱人,则民亲其上;民亲其上,则皆乐为其君死矣”。

常言道,有比较才会有鉴别。卫懿公和赵简子同为古人,都在春秋时代,一个作为国君,爱鹤疯狂,荒诞离奇,一个作为士大夫,礼贤爱士,仁义明智,二者反差强烈,其结果截然不同。对比之后,我们从中悟出的道理和所得到的启示,是比较深刻的。

本文系海河网原创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海河网。欢迎关注并按规则转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