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人眼看就要被处死,士兵一看他的脸,顿时就不忍心落刀了

陈文帝是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君主高祖武皇帝陈霸先的兄长陈道谈的大儿子,他是陈朝的第二任皇帝,执政长达七年,年号为“天嘉”。他在执政期间,发愤图强,整顿朝纲,关注农业发展,修建水利设施,最终,使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陈文帝名为陈蒨,生活在公元五二二年至五六六年,于公元五五九年即位。他是陈武帝的侄子,是当时始兴昭烈王陈道谭的大儿子。此人自小就非常聪明,仪表堂堂,研习史书,行事大方,举止合乎礼仪,高祖因此非常喜欢他,经常夸奖他是这个宗族的骄傲。

此人一开始担任吴兴太守一职,后于公元五五五年平定杜龛、张彪等部叛乱,被任职为会稽太守。之后,于陈武帝执政时期,被封为临川王,并率军驻扎于南皖一带。公元五五九年武帝身逝,宣太后及朝中内臣为了政权稳定选择封锁这一消息,并将其急召回国都,拥立其登基。

沈妙容在其当政期间被立为皇后,她是吴兴武康(如今浙江德清县武康地区)人,是当朝梁安前中录事参军沈法深的女儿。在她被立为皇后之后,其父被封为光禄大夫,其母被封为绥安县君。其实,陈文帝的后宫中还有众多妃子。

韩子高是南北朝时期陈国人氏,曾用名“蛮子”,其出身寒门,却凭着秀气的长相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那他到底长得有多美呢?王世贞《艳异编·男宠部·陈子高》中说道:“容貌艳丽,纤妍洁白,如美妇人。螓首膏发,自然娥眉,见者靡不啧啧。即乱卒挥白刃,纵挥间噤不忍下,更引而出之数矣。”

“乱卒挥白刃,纵挥间噤不忍下... ...”竟然美的连士兵都不忍心杀他,这简直让人无法想象了。韩子高也曾因长相受到陈文帝的宠爱,因此,后世盛传:韩子高是中国史上仅现的一位男皇后。但是,真实的情况果真如此吗?

韩子高出生于公元五三八年,于十六岁时与当时身为吴兴太守的陈文帝相遇,被招募为贴身侍卫,负责在宴席间传酒炙。陈文帝认为他“蛮子”的这个名字太过粗俗,因此,赐名“子高”。在数次征战期间,韩子高立下无数战功,陈文帝即位以后,将韩子高提拔为右军将军。

之后,因其平定叛乱有功,将其封为通直散骑常侍,并赐其爵位文招县伯,之后,再度提拔为右卫将军,令其掌管国都领军府。《陈书》里曾记载:“子高文韬武略,机变无双。”可见他的确有功。公元五六七年,陈废帝执政期间,韩子高因奸人诬陷而被赐死,死时年仅三十。

史料记载,韩子高在十六岁担任贴身侍卫期间,因能揣度文帝的心意,而遭到信赖。后来,年长以后,学习骑射,领兵平定多地叛乱。文帝曾经做了一个梦:“梦里他骑马攀登在一座山上,马下失蹄险些坠入山崖,因子高推助而免于坠崖。 ”

陈文帝的随葬品有一对麒麟(麒是雄的,麟是雌的),但他立后未成,至于最终如何,依现在史料发现,不好说… …

而在陈废帝执政期间,韩子高因为手握重兵而感到深深的不安,因此,他频繁参访台阁,并且,自愿远离国都前往衡、广诸镇为官,以求得新皇信任。但是,光大元年的八月份,上虞县前任县令陆昉在皇上跟前诬陷子高意欲造反。

高宗此时身在尚书省,趁机命令重臣大将到京合议册封皇太子的事宜,韩子高也在邀请之列。韩子高于一日早晨到达尚书省,但是,之后立马被扣押送至廷尉,当天傍晚便被处死了。李延寿《南史》里说道:“子高权重为戮,亦其宜也。”

通过各种史料的记载,人们猜测韩子高与陈文帝两人之间极有可能是同性恋的关系。例如:“性恭谨,勤于侍奉”、“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等言论,但其实韩子高并不是什么陈文帝的“男皇后”。

韩子高身逝后的一千多年,生活于明朝的王世贞(生于1526年,卒于1590年)写了一篇小说,名为《艳异编》,在这篇小说中有一卷《男宠部》,其中便有关于陈子高的描写。可以说,也正是因为此人通过这篇小说,将韩子高描写为一个“男皇后”的形象。

虽然,王世贞是首个将韩子高描写为一个“男皇后”的人,但是,让这一形象被人们广为知晓的却是在其之后的戏曲家王骥德。王骥德生活于明代,出生年份不详,卒于1623年,师从文学大家徐文长。

在王骥德一生的创作生涯中,他共写下五种杂剧,以及四种戏曲。而如今留存下来的只有描写陈文帝及韩子高两人的《男皇后》以及《题红记》。虽然,此人写作能力不是很强,但是,他却凭借着对文学作品的传播能力使得男皇后的形象被民众广为知晓,让民众广泛认为:中国史上真的存在这么一位男皇后,而韩子高也因此背上了这么一个不好的名声。

参考资料:

『《南陈时期陈文帝男宠——韩子高》、王世贞《艳异编·男宠部·陈子高》、《男皇后》、《题红记》、冯梦龙《情史·情外类·陈子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