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娘为李世民之妃,为何其在李治时期才得以受宠?原因何在?

提及一代女帝武则天,其一生不可不谓之传奇。当然了,倘若没有李治这一跳板的存在,她兴许也不会那么顺利的就登上皇帝之位。不过,同时侍奉过父子二人的武媚娘,其情却只得到了皇子的李治的回应。那为何在她正值青春之时入宫,却始终得不到身为老子的李世民的宠爱呢?这个问题,就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去探究了。

首先,让我们站在李世民的立场上去探究一下原因。武媚娘的亲爹武士彟为大唐帝国的开国功臣,家里很有钱,曾资助过唐高祖李渊的起义,并为之鞍前马后以效犬马之劳。后来唐朝开元,为了表彰武士彟之功勋,于武德年间授封其为应国公,列为开国元勋之一,势力不可小觑。因此,李世民之所以选择召其女入宫,还是出于政治上的一种考量,毕竟对于这些功臣世家,还是能拉拢一个算一个,以后临朝之时也就多了一把助推力。所以,武则天的发迹史其实就是李世民的度权史,始终都带有鲜明的政治特色。

而在唐朝,后宫的佳丽们也并非全都是国色天香属性的,毕竟倾国倾城的一个就够了,再多恐怕也不利于后宫的整顿和团结。这其中,武则天就属于“不是”的那一类,我们都知道,武于十四岁入宫,被赐名为“媚娘”。这一个“媚”字,也是当时李世民觉得她清纯可爱,尚有娇媚之姿,而绝非是什么沉鱼落雁类型的。通俗点儿来说,就是武媚娘长得其实不够出彩,充其量当时也就是个萌妹。加之“媚”又常常会与狐媚二字相连,因此这其中也蕴含着一种贬义,毕竟李世民已然是个成年男子,也颇为清明,是不会被这种媚色所吸引的。

另外,作为一名长年从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皇帝,李世民择偶的需求也同样与大多数士兵无疑,那就是长相不是最重要的。

其性格必须文淑静雅,贤明持家就好。而作为他正室的长孙皇后,恰恰就是这样一位贤德之后,何况出身又好,又破晓人情世故,在她的整顿下,后宫也是一派和睦之景,乃至于长孙皇后亲手所编的《女则》,更是成为了当时女子们的必修书籍。如此一来,武媚娘就更难吸引到李世民的注意了。

其次,也该从武则天的角度上探究一下。

任何一个进入宫闱的女子,要说没有“上进心”那都是假的,毕竟只要能依傍于皇帝身边,日久也能生情,此后衣食无忧。因此,武媚娘在对待这一点上,一直都是采取主动“进攻”的态度。所谓“媚”可不是胡乱起的,总不能李世民刚见人家小姑娘第一眼就认为她是个狐媚之女吧?所以说,也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武媚娘每一次见李世民的时候,都会采取猛烈地的“攻势”,眉来眼去的久了,李世民自然会觉得其娇媚,因此才有此赐名。不过这也恰恰说明了一点,武媚娘的确成功的吸引了皇帝的注意力,也不能算是完全失宠的存在。

再者,武媚娘不同于其她的宫中女子,她对未来的规划和其抱负远不是一个娇柔女子可以承担的。

因此,当她注意到自己依靠“美色”实现不了理想后,便换了另外一条路线,那就是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将其刚烈性格的一面展示出来,一改之前的狐媚面貌。这种改变也的确起了不少作用,她成功的依靠自己的才华再度得到了李世民的青睐。奈何后来的“驯马”一事中,李世民对其手段和心性颇为震惊,加之当时朝野之间有所谓“武主代兴”的谣言,这样一来,身为皇帝的李世民就算是为了百年之后的江山社稷着想,也是刻意对她采取了疏远的举措,其防范之心大于赞赏之情。

当然了,还是那句话,武媚娘并不傻,不然也不会有后来“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局面。因此,当她也深谙自己不可能从李世民身上以谋求抱负之后,便将目光转向了其子李治,毕竟不能总在一棵树上吊死。武媚娘陪于李世民身边多年,却始终没能得到晋升,地位依旧碌碌而已。因此,只要站对队伍,只要先将太子李治握在手里,那么功成之日也就指日可待了。最终,一句“开箱验取石榴裙”的诗句一出,催人泪下的思念之情的背后,却隐含着浓郁的野心与诉求。(原创作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