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梁山好汉,他俩提前预知了悲剧结局,一人还在外国称帝

《水浒传》这本众所周知的奇书,让我们读者从最初的为梁山好汉聚义梁山、反抗无道官府拍掌叫好,到中期为宋公明主张招安的惋惜,再到最后梁山好汉死伤殆尽的遗憾和悲愤。而与此同时,人们也极其的讨厌将梁山带入不归路的宋公明,因为如果不是他主张招安的话,这本书或许就不是一部悲剧。事实也确实如此,实例就是有两位梁山好汉提前看透了这一切,及时逃离了这场难以避免的灾难。

这第一位便是李俊:

绰号混江龙的他,本是扬子江上的一位船夫,顺带贩卖走私盐,当地小有名气。就是这样的一个看起来像小混混的家伙,对于江湖上名声极大的山东呼保义宋江万分的仰慕,他几度挽救呼保义的性命,随后与之结拜成为生死兄弟,同上梁山。随着梁山在宋公明的领导下接受朝廷招安,兄弟战死无数后,混江龙开始自主思考,在讨伐方腊凯旋后,终于醒悟这样的生活将没有前途,他于是乎想出来一条妙计:装病滞留在了苏州,并留下了心腹兄弟,让宋哥哥先走一步。等宋走后,李便立刻组织人手,打造船只,并前往海外。脱离那个环境后,混江龙如鱼得水,在海外他成为了泰国的国王,成为梁山好汉中为数不多的活口。

再说那公孙胜:

此人可以说是梁山元老级别的人物了,。而且除了资历之外,此公的道行、眼界都极高,道术上他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可日行千里,也因此江湖上的人都称他为"入云龙";大局上则是早早地就看透了梁山将走向灭亡,使得自己之后成为幸存者。为什么这么说呢?从这位道长的两次出走就可观之。

第一次离开就是在宋江上梁山之后,这是因为他很不爽宋公明,知道其是一个有私心的人,有他在的话可能会导致梁山走向不利,还很有可能火并,所以才会以探母之名离开。不然就不能解释为何公孙费尽周折的开创了一个局面,坐座次做的好好的却在公明上山后突然离开了?第二次离开征方腊之后,在大破高唐州、征方腊后,公孙胜想起了他师父给他急流勇退的建议,便又离开了。然而宋江在回京不久后便被皇帝毒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