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新疆伊犁的大将,我们该做如何评价

左宗棠(1812-1885年),湖南岳阳人,21岁时中举人,多年进京会试落榜后在家乡讲学,1852年太平军挺进湖南,41岁的左宗棠应聘进入湖南巡抚张亮基担任幕僚,直到1860年,左宗棠均以巡抚幕僚身份掌理湖南军政,协同曾国藩组建湘军,其间表现出了才干。

1860年左宗棠担任京堂候补,四品官,率湘军各地镇压太平军,开始了独当一面,此年49岁,之后左宗棠收复失地,立下大功,先后担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等职。

1867年开始,左宗棠以陕甘总督的身份,用7年半时间镇压了北方的捻军和回民起义,1875年年逾花甲的左宗棠又在条件坚苦的情况下,挥军西征,消灭了新疆叛乱,收复伊犁地区,挫败了英、俄等帝国主义的阴谋。

1866年时任闽浙总督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图为1870年的福州船政局。

1881年回调北京的左宗棠任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通商大臣等职,他支持洋务运动,在福建、西北、两江地区创办了一些洋务企业,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70多岁的左宗棠亲临海防最前线福州,督军抗法,同年因病在福州逝世。

兰州织呢局由左宗棠1880年创办,为中国近代第一家毛织厂,1951年停办。

左宗棠一生活跃在政治舞台30多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给他的评价也不相同。清朝宗室赞扬他是股肱之臣,死时赐文襄,各地建贤祠;但到了北洋时期,左宗堂和曾国藩、李鸿章归为“民贼”,杀戮同胞,是忠顺满人的奴隶。

图为左宗棠收复新疆部队。

到了国民党时期,又将左宗棠认为是天才军事领袖,他主导的洋务运动从“西化”的角度也给了积极的评价。现在从客观上评价左宗棠,他收复新疆、巩固边防,对于国家民族来讲,是有历史业绩的;但左宗棠身上带有浓厚的地主阶级思想,他的爱国、洋务都是为维护封建制度的需要而行事的,借用杜甫一句词评价他吧:千秋万岁名 寂寞身后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