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那么多人打仗,怎么能知道谁到底杀了多少人其实原因很简单

当兵的都想做将军,当官的也想做大官。不管干啥都要从最底层开始,普通士兵和将军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在古代,从秦国开始,普通战士就已经开始为自己的当官之路努力的积累功勋了,而积累功勋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不断地杀敌来获得。

战争是容不得分心的,每一秒都隐藏着杀机,那么,将军该如何统计每个小兵杀了多少人谁杀了对方的主将这样呢。如果是这样那么将军旁边的亲兵不就很吃亏?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剧里听到士兵们杀了多少人,那么,古代在没有高科技的帮助下,他们是怎么确定士兵到底杀了多少人呢?今天就让咱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吧。

从古至今,两国的部队发生战争的时候,部队的将领都会通过奖励的方式来激励自己的士兵奋勇杀敌,那么,怎么样才能确定士兵作战的时候勇敢不勇敢呢?

在很早之前就有人想出了用敌人的头颅来计算杀敌数的方法,随后这个方法也成为了古代战争中一种重要的计数方式。一般来说杀的人越多,那么,他上交的头颅也就越多,战士的战功也就越大呢?

这里有两个秦军的事例:

据说是当时一个著名说客留下的秦军的记录:“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自己的对手…” ,没找原文,应该不假。

另一个事例是挖出的秦代竹简记录一个案子,士兵甲为抢士兵乙获得的敌人首级而杀死了士兵乙,被另一个士兵看见而事发。

可见,战场斩杀人头对当时士兵的重要性。

但是,这种计数方法还是有缺陷的,因为那时士兵手中的兵器多是刀剑,在把敌人杀了之后,还得停下来,砍掉敌人的头,背在自己身上再去杀敌,你觉得这种可能性大吗?这样的话,不等去砍人家的头,也会被其敌人一刀砍死。这种计数方式太不现实了,等到打完之后再去砍吧,可能连自己都找不到到具体的位置了。

那时候秦国的战斗奖励体系已经形成,每次作战后,士兵每上交一名敌人的头颅,获得的奖励也就会有所不同,像什么加官进爵,分到更多的土地等等。所以,你斩杀的头颅越多,那么奖励也会是越来越多的。对于一些普通的士兵来说,这绝对是非常巨大的诱惑,可是随着的战争的不断扩大,作战中的人数也是在不断的增长,这其中就会存在有人浑水摸鱼的情况。

明朝戚继光在《纪效新书》里写得很明白了,为了防止取首级导致战败,所以,不准士兵私自取首级,有专人砍首级,将领根据士兵各自出力的大小,来分配砍首的奖励。

这里说句题外话,一个很多人误解的问题,那就是在古代一次战役下来,斩首多少和杀敌多少,完全不是一回事。譬如李如松平壤之战,日军伤亡过万,但被斩首计功的只有一千多,就是这个原因。相当部分日军是被弓箭、火枪火炮打死,以及烧死的,无法判断死在谁手上,因此无法计入首级功。这些带回来的头颅,有的都无法辨认了,脸已经十分的模糊,到底是不是敌军的头这谁也不敢保证,或许是牺牲的战友的谁也说不好,所以渐渐的就不再使用这种方法了。

既然这个方法行不通了,那么,就得想另外的方法,总不能不使用奖励机制了吧。所以,那些将领又想出了其他的办法 ,在作战中砍头确实是十分的麻烦,那就找个好砍又好装的地方,那就直接把耳朵砍下,用耳朵来计数。所以,在以后的作战中,许多士兵杀了敌人之后,就会把敌人的一只耳朵砍下,装在一个便于携带的地方。这个可得放好,如果丢了就会损失不少奖励,同时还有督战的人在后边看着,战争完成之后在回去上报的时候,督战的人会为士兵们作证。

这些战绩都会记录在每个士兵的个人档案里,这样就不会出错了。当然,这个方法也有弊端,在砍杀了敌人之后还得俯下身子去砍耳朵,保不准也会被身后的敌人杀了。

最后发现这种方法还是不行,那就得再去想一种办法,于是,新的办法又出现了。那就是把士兵们编排成不同的小队,每个队伍都要冲上去和敌人作战,一直打到这支队伍全部牺牲为止,下面的小队再继续往上冲,时间久了,当一座城被拿下的时候,哪支队伍还能站在城上,那他们就会获得奖励。在作战期间有的人看到战友快死光了,可能就会选择逃跑。为了防止有人会在作战时逃跑,还会有专门负责督促作战的部队,督战的人如果看见士兵中途逃跑,就会上去把逃跑的人杀掉。

逃跑被发现也是死,冲上去作战说不定还能活,如果你的运气非常好,到你上去的时候,说不定战争就胜利了,直接就不用打了,所以,还不如拼一把。这也是统治者最希望看到的局面,士兵能够英勇杀敌,这种想法也极大的提高了士兵的作战能力。

战争是非常残酷的,不是你杀我就是我杀了你,不管统治者许给你多少好处,那都是踩着别人的尸体得到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