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朝以后不在长安建都,时势所逼还是思想变化

为什么唐朝以后不在长安建都,时势所逼还是思想变化

古代的长安就是现在的西安,相信大家已经有过了了解,在这里就暂且以长安为准。

长安城是中国最具有历史的都城了,为什么这样说呢,从西周开始算起,其实有十三个国家在这里定都,强大的秦朝,还有刘邦的汉朝,隋唐时期也是建都在这里,可以说中国古代最辉煌最繁华的时光都在这里。另外当年的丝绸之路也是开始从这里走得,但是为什么在唐代以后,再也没有国家定这里为国度呢?

首先,小编先带大家来看一下曾经建都长安的朝代都有哪些。

历史上在长安建都的有十二个,分别是西周时期、秦汉时期、西汉时期、新朝、西晋时期、前赵、后秦、西魏、北周、隋朝、唐朝。那么后代的君王不在长安建都,去了哪里呢?

这就要说道洛阳了,首先开始培养发掘洛阳的是西周,当时周幽王烽火戏周后,引起了很大的暴乱,为了躲避战乱,所以迁都到了洛阳。从此周王室就都待在这里了,统称东周。但是在这里要说清楚的是,东周并不是建都洛阳,是迁都洛阳,原属的是长安,只是为了躲避灾难,来到这里。

那么第一个在洛阳建立政权的是谁呢,是刘秀成立的东汉,从这以后曹魏西晋都是建都与洛阳的。

从上面的阐述我们其实都可以看出,定都长安的那些政权其实都很有上进心,不管是政治决策还是对外扩张,做的都很好(除了那几个乱世建立的小政权)。反过来建都洛阳的除了东汉强一点,其他的格局都偏小。但是因为洛阳位于全国中央,地势险峻,可以很好的预防危险,不仅有山河防护,还有人力建造的城墙阻挡。在这里建都不仅能形成天子坐镇中间纵观天下的局势,还可以预防危险。

但这些都不是很重要,论其根本其实是因为长安在西汉末年,王莽的更始,和绿林赤眉军的叛逆对长安造成了毁灭性的摧毁,而繁华过的长安已经比不过洛阳了,所以对于整个局势来说,东汉建立在洛阳上比较好点。

再者是交通条件,这个其实还要说道隋炀帝修建大运河,因为在隋炀帝修建完成大运河后,那些来自其他域的粮食啊还有一些日常用品之类的都被运往洛阳了,以此下去,长安肯定不行了啊,史书中还曾这样描述:那些住在长安附近的居民都想要出去乞讨了。

而长安一代的农产物入不敷出,成为了长安最大的阻碍。大运河的交通让洛阳的交通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慢慢的,洛阳取代了长安的位置。

其实影响长安的还有北方。

西周、秦汉、三国两晋时期,异族都是从西北打进来的,但是在唐朝之后,首要的威胁来自于北方。先是契丹族崛起,过来打压北宋,最后北宋被来自北方的金朝所灭,而南宋和金朝又被来自北方的蒙古所灭。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有点可怕。

金朝和元朝都是在北京建都的,而明朝为了抵抗来自北方的威胁,也是迁都北京,由皇帝来守卫国门,而灭掉明朝的清朝也是来自北方的,已是天然并且持续三代都城的北京,也是成为了清朝的首选。

先是洛阳开封的地形和交通便利替代了长安,后来北京又把洛阳给替代了,迄今为止,再也没有政权把国都建在长安了。

总体上来讲呢,中国古代建都的规律是从西往东,再从南往北。建在长安的朝代国立强势,而建在洛阳的朝代比较守旧,建在南京的偏安一方,建在北京的武力最为强大。

但其实长安也就是西安在近代史上又差点成为了新的国都。当时在抗日战争时期,全民爆发的战争让西安又一次进入了中央政府的视野,这么说,在“九一八”事变以后,民国政府决定把西安改为西京,由行政院直辖,准备随时接替危险的南京,但是当时在丢掉了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的民国政府已经不具备控制全国的能力了。在针具中国东部的日本面前,民国政府更像是一个偏安西部的地方政权。

战争年代,西安的军事防御又再次起到了作用,所以才有了这个决定。但这些都是暂时性的,因为战争警报一旦解除,西安又会失去竞争首都的资格。因为西安太偏西了,现在又不是秦汉隋唐时代了,现在的忠心是在沿海地区和江南一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