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流失文物,只追讨决不能买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时下,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的回归,一定程度上比古代穿行蜀道更难。

山高水迢,可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而那些流散在海外、数以万计的国宝级圆明园文物,如何回归祖国,着实令很多人伤透了心。

法国枫丹白露城堡中国馆

只有与流失国宝面对面的时候,对于历史的回忆,残缺的艺术及其依旧微芒绽放的文化之光,才会有彻底的觉悟和生动的灵感,这不啻为一个悲喜交加的魂魄打击。

凡是参观过海外的中国文物后,都会令人颇为伤怀:原本应该在国内的膜拜和厮守,却要远赴万里之外只求惊鸿一瞥……如果真的在乎,谁都不应该心安理得。

在众多海外博物馆内,中国人往往都是:看一次,难过一次。

乾隆大玉山

现藏于美国明尼阿波利斯澳克艺术中心

国家文物局明确表示:

我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法律和外交手段,按照国际社会处理文物返还问题的法律框架和原则,依靠国际合作打击文物走私,追索非法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对于由于战争原因被掠夺或低价卖向海外的文物,将根据国际公约,在道义上进行呼吁和追溯,希望其返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样发文:《把无可替代的遗产归还给他的创造者》。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人们谈及圆明园文物回归,很喜欢说:根据国际公约,被抢掠的文物都应归还原属国。然而实际执行起来,情况远非如此简单,其中存在诸多法律和政治上的技术性困难。

圆明园虎首

在国际保护机制中开流失文物归还先河者,首推海牙公约。

1954年,在国际法庭所在地荷兰海牙,制订了《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公约》及其议定书,这是海牙会议首次制定的旨在武装冲突时对文化财产予以保护的全球性公约。

对被劫掠文物的归还,议定书规定:每一缔约国应在敌对行为终止时,向先前被占领领土主管当局返还处于其领土内的文化财产。

由于在具体规定上失之模糊,如对于请求返还的途径没有任何规定,其法律上的实际操作性并不强,相关条款内容的解释也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议不断。

圆明园羊首

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迄今已有90多个国家批准加入该公约,这是目前最重要的控制文物非法流转的国际公约。

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由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组织专家组研究草拟草案,并于1995年6月在罗马外交大会上通过了《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

此公约的适用范围包括:国际范围内返还被盗文物的请求和归还违反文物出口法律走私出国的文物的请求。

公约确立了被盗文物返还的三个原则:

1、非法挖掘的文物也视为被盗;

2、被盗文物的持有者应该归还被盗文物;

3、被盗文物的善意取得人在归还文物时,有权获得公平合理的补偿。

与前两个公约相比,该公约在实施细则上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遗憾的是,法不溯及既往的国际法原则,很大程度上让这些文物回归相关的国际公约失去了效力。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 兔、鼠

海牙公约虽没有特别规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却明确指出:仅适用于本公约对一国家生效后在该国提出索还请求,且是在:本公约对缔约国生效以后,从该领土内被盗的文物和非法出口文物。

这意味着对于公约在有关国家生效以前的流失文物,不能依据公约要求返还。

由于圆明园文物大多是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走而流失的,事件发生在1954年以前,因而不能依据海牙公约提出索还请求。

同样,我国加入《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也是公约通过一年之后的事情,依据公约:只有1996年以后的流失文物,才可以提出返还请求,这显然也不能依据该公约提起返还圆明园流失文物的诉讼。

为此,中国于当年签署该公约时,只能声明保留对历史上被非法掠夺文物的追索权。

另外,以上公约基于自愿原则而缔结,一般仅在缔约国之间才产生约束力,按国际惯例,条约不拘束第三国。

事实上,英国等主要文物流入国,并没有加入公约,它们奉行所谓的文物国际主义,鼓吹人类共同享有的遗产,为自己获得抢掠而来的文物珍宝辩解。

收藏流失文物的一些主要国家如法国等,则以公约与其本国法律冲突为由而拒绝加入。流散文物原属国因而不能依据国际公约,向没有缔约的文物流入国提出返还文物的要求。

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是外国侵略中国的时候掠夺走的,这占绝大多数;

二是自19世纪中后期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借着考察的名义从中国掠夺的,这也是非法的;

还有一些,就是因走私等非法出境的。

因此,每一次追索文物的时候,须对追索的文物定性,看它们是属于哪一类的。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搜集足够的证据资料,寻求法律依据,并与政府的外交手段相配合,以证明流失文物为非法出口,理应归还。

但由于时代久远,很多文物什么时候流出去的,出境时的情况是怎样,确切的证据资料很难搜集,这也成为法律技术上的瓶颈。

鉴于国际公约毕竟不像国内法那样,有警察、司法机构等国家暴力机器为后盾,能够推动国际公约得到践行的仍是国家道义。

如果从法律上考察,文物索还需服从法律的技术性规则,因而在现有国际法框架下,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索还问题要付诸法律解决,依然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

法国巴黎图书馆藏《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2002年12月9日,巴黎卢浮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19家欧美博物馆、研究所又发表《关于环球博物馆的价值的声明》,表示拒绝将文物艺术品归还原属国,并故意模糊了一个重要事实:它们收藏的大量文物艺术品,是在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依靠掠夺等非法手段获取的。国际公约对此无异于形同虚设。

按照大英博物馆方面拒绝归还文物的说法:将一个国家产生的东西归还给原地的承诺,将把大英博物馆和世界上其他著名博物馆掏空。

早在1753年大英博物馆建馆之初,就确立了为世人收藏整个世界的原则。他们对收藏来自不同国家的稀世珍品的解释是:将不同国家的藏品放在一处,是为了显示各国人民的联系。

对此,中国文物管理和法律专家李晓东认为:

困难在于过去被侵略者掠夺走的东西,他不会承认是掠夺而来的,他要归还就不得不首先承认这是掠夺所得。这点很难做到。

西方国家很多博物馆藏有大量的中国文物,如果这个头开了,那么只需给他打一个电话,说他们博物馆的东西就都要被拿回去了,对方显然不会愿意。

铜胎掐丝珐琅麒麟 枫丹白露博物馆

国际上,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国的问题,同样困扰着埃及、希腊、意大利、秘鲁等国。比较而言,埃及在追讨、索还流失文物方面,颇见成效,其中的经验,可为借鉴。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埃及拥有无数珍贵文物。但从18世纪开始,英国、法国、德国等列强大量窃掠埃及的珍贵文物,加之走私活动猖獗,埃及文物逐渐散落于世界各地,仅法国卢浮宫就有4.5万件,其中不乏价值连城的极品。鉴于此,追索流失在外的古文物,成为埃及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埃及政府曾为追索一段狮身人面像的胡须,前后历时百余年。

1817年,一个殖民主义者掠夺下埃及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的部分胡须,送给英国表示忠诚。这段长75厘米、直径约40厘米、重量超过百斤的胡子,此后长期存放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里。

埃及一直向英国提出归还这一文物,但英国执意拒绝,担心:这个先例一旦打开,以后的事就难办了。

1982年,埃及文化部长访问英国时,再次正式提出追索要求,迫使英国于1983年将其归还。埃及花费了166年的等待和努力,终于追索成功。

北京大学校园内 圆明园安佑宫华表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埃及成立了追索流失文物的专门机构,在全国各海关口岸设立反文物走私检查机构,并与国外一些大博物馆建立了稳定的联系,随时向他们通报埃及国内文物被盗事件和新发现的埃及文物流失的线索,举行会谈协商,寻求协作破案或结案。

此外,埃及文物归还管理局对世界上约40家主要经营文物的网站进行追踪,一旦发现有埃及文物参与拍卖、展览等,会立即联系拥有该文物的机构或个人,要求其出示拥有该文物的合法文件。

如果对方非法持有埃及流失文物,埃及将通过外交手段施压、追索。如果所在国拒绝合作,埃及将考虑终止与其在文物发掘、展出等方面的交流活动。

2006年,一个法国人在网上拍卖埃及著名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的头发。原来,30年前,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因受到真菌侵害而损坏,被送到法国修补。主持修补的人正是此拍卖者的父亲。他在修补完后,顺手把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的头发私自留了下来。

在得知头发下落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下设的文物追讨部门,就一直与法国有关方面接洽,并通过埃及外交部与法国外交部进行交涉。起初法国方面不愿意归还头发,险些引起两国间的外交风波。2007年4月,这绺头发最终重新回到了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身上。

清乾隆 玉玺印章“九洲清安(晏)之宝”

近年来,埃及在追讨文物方面之所以一次次成功,离不开一位灵魂人物——扎希·哈瓦斯。他就任最高文物委员会主席近10年来,埃及已成功追回3.1万余件被盗文物,这着实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

在追讨文物过程中,哈瓦斯向来以强硬著称,他似乎永远都在为埃及的文化主权而战,为此不惜与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博物馆之一卢浮宫“大动干戈”。

2009年10月,埃及方面宣布,中止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的一切合作关系,直到该博物馆归还4件流失的古埃及文物。

哈瓦斯在一份声明中说,这4件被盗文物原本位于埃及南方卢克索著名的帝王谷内,是古埃及法老陵墓中用作装饰的壁画。1980年,这4幅壁画被运出埃及。随后,卢浮宫在明知其为被盗文物的情况下仍然购买了这些壁画,并且拒绝埃及提出的归还要求。

根据哈瓦斯的声明,由卢浮宫资助的开罗南部吉萨地区考古发掘工作,将不再被允许,同时,埃及也将退出卢浮宫组织的各项会议。哈瓦斯强调说:我在一年前就向卢浮宫去信,要求归还29年前被盗运出埃及的这些文物。他表示,埃及决定与卢浮宫断绝合作关系,只是希望促使法国方面归还埃及流失的文物。

在埃及方面的强大压力下,同年10月9日,法国文化和通信部长弗雷德里克·密特朗表示,法国将归还这几件文物。为此,一些西方媒体把哈瓦斯称为:埃及考古界的法老,哈瓦斯则怒斥某些不怀好意的人是:金字塔白痴。

继成功索回法国卢浮宫数件法老时期的壁画后,尝到甜头的埃及人在文物战中愈战愈勇——他们再次把目光对准了收藏在德国新柏林博物馆的纳芙蒂蒂半身像,这位古埃及第18王朝法老阿肯那顿的妻子,被认为是古代埃及最美丽的王后。大英博物馆所藏镇馆之宝——罗塞塔石碑,因是解开埃及象形文字之谜的钥匙,埃及方面就石碑回归事宜也一直在斡旋。

圆明园景区内石雕

被劫文物只能追讨,决不能买

通常来说,流失文物回流原属国,大致有依法追索、国家或民间回购、捐赠交换等方式,其中以追索难度最大。

近年来,不时可听到圆明园国宝回流的消息,大多是在某场拍卖会上花高价购回。如保利数千万元竞拍圆明园12生肖中的牛首、猴首、虎首等。但是,与数以万计的流失文物相比,这些只是冰山一角。

2002年,国家文物局设立: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每年拨款5000万元人民币,用以购买具有代表性、文物艺术价值极高的珍品。

一件北宋书法家米芾的《研山铭》手卷,就花去2999万元人民币。事实证明,如果只凭借高价回购方式追还圆明园文物,这将是一项不堪重负的工程。

圆明园景区 谐奇趣西翼八角亭楼残迹

随着中国私人收藏家兴起,中国修订了《文物保护法》,允许私人收藏艺术品,这一藏宝于民的政策,促使了海外文物回流潮流。

与此同时,中国第一家以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为主的民间机构——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会,也于2002年宣告成立,并启动了国宝工程,希望能够协助政府,动员社会力量,通过回赠、回购、讨还等方式,多渠道促成流失海外的国宝早日回归。

促进并推动建立国际文化财产维权组织,乃至联合埃及、希腊、秘鲁、柬埔寨等世界流失文物主要受害国,建立:流失文物回归国家组织,形成追讨流失文物的国际力量与国际氛围,对圆明园流失文物的追讨来说,也是可行之举。

为更好掌握圆明园流失文物情况,2009年10月18日,圆明园管理处联合清华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了“寻找流失海外圆明园文物系列活动”,远赴欧美寻访圆明园流失海外文物,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对于文物追索这一任重道远的工程,中国圆明园学会的顾问、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表示:

对于那些明火执仗抢的文物,只能在国际公约的框架底下通过法律、通过正常的渠道去追索,绝对不能买,如果要买了的话,反而变非法为合法。

流失的文物,也不是一定非得全拿回来,比如有些艺术价值一般的文物,就没有必要劳民伤财追讨,追索的重点在于那些珍贵的文物,或者是被掠夺的文物。

因外国博物馆不可能把所有掠夺文物归还中国,所以,在国外博物馆借展可以,但所有权的回归,什么时候也不能放弃追索。

而近些年来被偷盗、走私流散出去的文物,同样触目惊心,一边在不停地追讨,一边又偷偷地走私,这更需要加强法制惩罚和群众监督的力度。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面对那些流失在外的文物,痛心伤怀之余,国人也渐渐认识到,多关注当下愈演愈烈的文物走私风潮,似乎更具建设性意义。有些东西,只有失去后才懂得珍贵,时间,文物,莫不如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