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称为“唐朝霍去病”,被唐玄宗看成亲儿子,若有他在安禄山绝不敢反

王忠嗣,很多朋友对他不是十分熟悉。他是唐朝中期名将,年少成名,从契丹、奚、突厥和吐蕃,都是他的手下败将。

名将之后,少年英雄

王忠嗣是名将的后代,其父是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王海滨,此人英勇善战,在与吐蕃的交战中屡次建功。开元二年(714年)七月,王海滨与薛讷等将领一起抵御入寇的吐蕃人。此战中,王海滨作为唐军先锋,杀获了很多吐蕃军。众将嫉妒他的战功,按兵观望,王海宾兵少,众寡不敌,结果战死。然而到了最后,唐军仍然大获全胜,斩首一万七千吐蕃军首级。

王海滨死时,儿子王训只有九岁。唐玄宗怜惜王海滨,将他追封为左金吾大将军,并召王训入宫。王训一看到皇帝,立即伏地大哭,唐玄宗感叹,你真是如同霍去病一样啊!于是,唐玄宗赐王训以“忠嗣”之名,以显示他是忠良之后。随后,唐玄宗将其任命为尚辇奉御,在宫中做事。当时唐肃宗还是忠王,唐玄宗让他与王忠嗣交往。

在宫中,王忠嗣努力学习兵法,在与唐玄宗讨论兵法中对答如流,这与霍去病不读兵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唐玄宗认为王忠嗣日后必成名将,于是就让他去边境历练历练。

王忠嗣到了代州,严厉地惩罚不法分子,当地豪强皆闭门不出,不敢作恶。除了处理内政外,王忠嗣经常率轻骑出塞击胡,唐玄宗害怕王忠嗣有失,于是就将他召回。

险擒吐蕃赞普,单人杀死数百人

在唐朝,吐蕃是最强大、最凶恶的敌人。吐蕃的首领被称为赞普,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但是在一次战斗中,年轻的王忠嗣差点率领300轻骑兵抓了他。

由于王忠嗣军事才能极高,待在内地纯属浪费他的才能。河西节度使萧嵩为了对付吐蕃,多次引荐王忠嗣为自己的部下。唐玄宗因他年轻,心怀为父复仇的意愿,下诏不可以任为重将。但是王忠嗣却没有听从唐玄宗的命令。

一日,吐蕃赞普在河西附近练兵,既是准备攻打唐朝,也是为了向唐朝示威。当时正值萧嵩入朝述职,王忠嗣按捺不住复仇的欲望,于是率领三百轻骑悄悄地向吐蕃赞普部进发。

由于敌军数量过多,王忠嗣部下几乎吓破了胆,纷纷表示要他回去。但是王忠嗣不听,他趁吐蕃人不备,率领骑兵攻入敌军阵营,用大刀猛砍猛杀,只杀得吐蕃人尸横遍野,赞普落荒而逃。斩杀数千人,缴获羊马数以万计。萧嵩向朝廷奏报他的战功。当时的王忠嗣年方27岁,唐玄宗非常高兴,并多次给予他升迁。

王忠嗣不仅有谋略,而且武力非常高,经常单骑突击,所向披靡。新任河西节度使杜希望想攻取吐蕃新城,于是从朝廷里召唤王忠嗣来帮忙,最终果然攻陷了吐蕃的新城。王忠嗣功多,授任左威卫郎将,专知兵马。

不久吐蕃大举出兵,准备报复新城之败。此番吐蕃来势汹汹,数量众多,唐军寡不敌众,全军都很恐惧。然而王忠嗣却像天神下凡一般,单骑挺进敌阵,持刀枪左冲右突,一人杀死数百人,简直比项羽还厉害。

吐蕃军慌乱中相互践踏,唐军从侧翼袭击,吐蕃军大败。

连战皆捷,威震异域

天宝元年(742年),王忠嗣兼任灵州都督和朔方节度使,成为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他率十万骑兵北出雁门,奚族和契丹联军20万迎战唐军于桑乾河,双方在桑乾河展开决战。唐军雷霆出击,三战三捷,奚族和契丹联军一败涂地,全军覆没,奚、契丹三十六部全部向唐军投降。王宗嗣平定了整个漠北,整个草原都响彻他的声威。

王忠嗣刚刚凯旋,突厥叶护就发生了内乱,王忠嗣率唐军出塞,以威震慑。乌苏米施可汗非常恐惧,请求投降,然而暗地里仍然从事反唐活动。

于是,王忠嗣在拔悉密与葛逻禄、回纥等三个从属于突厥的部落之间使用反间计,使他们一齐归附唐朝,与乌苏为敌。随即,唐军命三大部落向乌苏发起进攻,结果,乌苏兵败逃遁,国中大乱。

于是,王忠嗣果断下令朔方部全线出击,猛烈攻击乌苏突厥。朔方部穿越荒漠,马匹充足、装备精良,士气高昂,面对强大的唐军,突厥除战死者,部众基本上全部被唐军俘虏,重要人物悉数向唐朝廷投降 。从此,西域突厥皆平。

兼任四镇节度使,史无前例

由于王宗嗣无人可比的战功,唐玄宗不断予其以重任。

天宝四年(745年),他兼任河东节度采访使。从朔方到云中,边境线长达数千里,王忠嗣在要害地段修建城池,开拓边域各数百里,位于漠北的胡人再也不敢于唐朝对啊看那个。

天宝五年(746年)正月,皇甫惟明由于在河、陇战败,王忠嗣由此担任西平郡太守、判武威郡事,担任河西、陇右节度使。这月,又暂替朔方、河东节度使事。

王忠嗣身兼四镇节度使,拥兵26万人,控制万里,势力大大超过后来安禄山的三镇,自唐朝建国以来,还未曾有过这种事。其后,王忠嗣又频频在青海、积石作战,都大获全胜。不久又在墨离讨伐吐谷浑,占领其全国后凯旋。

遇谗遭贬,预测安禄山叛乱

唐玄宗末年,唐朝完全转向了穷兵黩武,开始无限制地使用武力。唐玄宗盯上了吐蕃占据的石堡城,想要将此地攻取。但是石堡城地势险要,运输不便,而且战略位置没有那么重要。

唐玄宗正在考虑攻占石堡城,下诏令征询攻战的方法,王忠嗣上奏说:“石堡城地势险要,吐蕃全力守卫它。如果以疲惫之师攻其坚固的城池,必将被敌杀死数万人,之后战事才能完成。我想所得的不如所失的,请休兵秣马,观察态势发展再夺取它,这是上策。”唐玄宗见王忠嗣驳了自己面子,于是对他十分不满。

其后,董延光上书请求攻下石堡城,唐玄宗下诏忠嗣分兵接应。王忠嗣虽然不情愿,但不得已而出兵。

王忠嗣十分爱惜士卒性命,名将李光弼看他不情愿进攻石堡城,于是便过来劝说他:”你爱惜士卒,有抗拒延光之心,虽名义上接受诏书,实际想耽误他的计划。可是大夫已派出士卒万人,却不立重赏,凭什么鼓舞士气?况且大夫吝惜几万匹赏赐,而给奸人留下进谗言的把柄,如果不能取胜,归罪于大夫,大夫就先受祸害了。”

然而王忠嗣大义凛然地说:“我当然知道得一城不足以制敌,失一城对国家没有妨碍。我怎能忍心拿几万人的性命换取一个官职呢?”其后,董延光果然没能攻克石堡城,为了推卸责任,他果然向皇帝诉说王忠嗣阻挠进兵。

另外安禄山在雄武筑城,扼守飞狐要塞,阴谋叛乱。他表面请求王忠嗣协助筑城,其实想趁机想吞并他的军队,增强实力。

王忠嗣先期到达,看到安禄山有不臣之心,于是立即返回朝廷,多次上书说安禄山将叛乱。

然而安禄山是李林甫保举的,反对安禄山即是反对自己,于是便更加嫉恨王忠嗣。

于是李林甫向唐玄宗进谗言,说王忠嗣阴谋立忠王为太子。昏聩的唐玄宗信以为真,命令三司详细审讯,几乎将王忠嗣陷害致死。如果不是哥舒翰力保,王忠嗣不死也要掉层皮。于是,唐玄宗将其贬为汉阳太守。不久后,王忠嗣死于任上,年仅45岁。

战功卓著、对大唐忠心耿耿的王忠嗣死了,口蜜腹剑、怀有不臣之心的安禄山却备受宠幸,唐玄宗最终为自己的昏庸付出了代价。如果王忠嗣不被害死,哪会有安史之乱的悲剧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