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北京味儿——䱹饼

昌平位于北京西北,为所辖16区之一,自古为幽燕重地,早在先秦时期这里即以“枣栗之利”而闻名,大枣和栗子可谓昌平的传统果品。据《元史》载,元代致和年间,昌平地区已建有栗园,大概位置推测在今天的昌平东、白浮北一带。明清之际,如九月初九重阳节,包括昌平在内的京郊民众还保持着“用枣栗杂果,制作花糕,亲友相馈”,或携酒游山,登高踏青的习俗。清人曹天锡在《晚留白浮山庄》诗中也有“枣栗供新摘,壶觞出旧藏”的诗句。可见大枣和栗子在昌平极为常见。

过去在丰稔之年,位于京郊的昌平百姓贩枣卖栗,聊补家资;荒歉之年,则以枣栗为粮,艰度饥馑。当然,昌平的果品和特产不止这些,除了如枣、栗等传统特产外,过去在昌平地区还曾流行一种特色小吃——䱹饼。这种小吃,一度推而广之,甚至在京师坊巷、皇城百官间流行一时。

《康熙昌平州志》卷十六《䱹饼》

据《康熙昌平州志》记载,“䱹饼始自昌平,用豕皮切至细如龙须菜,合以饭糜、瓜子仁,纳橡叶中包之,外□以竹叶,经宿,辄有像叶香。诸陵中贵恒以此与酱瓜、香菜为入都之贽。今都门称胜,而本州不闻矣。”至民国年间,著名民间文艺学家李家瑞在《北平风俗类徵》中也曾提到过䱹饼这一特色小吃。

据上述书籍记载可知,䱹饼创始于昌平,早在明代就已经在昌平各地开始流行了,至清代康熙年间,䱹饼这一特色食品还曾一度畅销于京师,甚至到了光绪朝时,仍然在北京地区传承不衰(但在昌平已不闻)。它的具体作法是,把豕皮(应该就是猪皮)切成细如龙须菜的样子,与饭糜、瓜子仁搅和在一起,用橡叶包裹起来,再用竹叶系住,沤制一晚上或经霜打后,里面的材制就会渗入橡叶的香味,然后或蒸或煮而食,非常鲜美可口。

如州志所载,在明代时,负责看守各皇陵的有权势的太监,每逢回京办事、走访故旧或进京述职,都照例要带上一些䱹饼,以及当地特产的酱瓜、香菜,作为京中官员礼尚往来、登门拜访的见面礼。除了守陵官员外,按明制,天寿山明帝诸陵还配建有陵园,也称果园或瓜园,这些果园也由宦官署理,园内四时载种果蔬,以备香火蒸尝、陵祭供献之用。

嘉靖元年(1522年)六月,康陵神宫监太监刘杲就以“载种果菜,以供康陵四时供献”为名,奏讨天寿山空地并九龙池菜园。后来,其他陵园也照例索地栽园,因此除思陵外,在清朝以前明十二陵各有果园,皆建于陵域周边。如长陵园在神仙洞北,献陵园在永安城南门外,茂陵园在大松园西,昭陵园在西山口,而庆陵园即在白浮村。有理由推测,当时负责看守各陵果园的诸位官员,对䱹饼这一特色小吃自然也是时常大饱口福的,由此䱹饼也应在陵园附近各村推广起来。

《明十三陵图》中的裕陵园及周边村落,清乾隆彩绘本,作者不详。

然而,由明入清,特别是自清朝康熙年间以来,䱹饼这一特色小吃,虽然越发在北京城大受欢迎,但是在昌平各地却慢慢消失了。这就是《康熙昌平州志》中所说的:“今都门称胜,而本州不闻矣。”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或许与明亡清兴后,明帝诸陵以及各陵果园的逐渐废弃萧条有关吧。

刊印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的《光绪昌平州志》中,已不见䱹饼的记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