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仿古瓷过程大公开!玩收藏的你能不看?

龙泉窑从唐代开始烧制,到北宋晚期宣和时期,贡瓷到朝廷,制样需索,愈加精细。南宋后,由于朝廷南迁,大力拓展海外贸易以换取财富,龙泉窑这个地处偏僻的窑口,由于临近福建泉州这个古代最大的海外出口贸易大港,从而一蹴而起,窑火兴旺,连绵数百年。直到清初由于清廷闭关锁国政策,才被迫关闭。

新中国成立初期,龙泉窑已经失落数百年,民间几个土窑以生产土青花瓷为主,只有极少数工匠曾经在民国时期烧制一些零星青瓷卖给古董商谋生牟利。

1957年,根据周恩来总理“要恢复祖国历史名窑生产,首先要恢复龙泉窑和汝窑”的指示,于同年,成立了地方国营龙泉瓷厂。1959年浙江省政府成立了“浙江省龙泉青瓷恢复委员会”,国家轻工部牵头组织由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轻工部陶瓷研究所、中央美术学院、浙江大学、浙江美术学院、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等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来到了龙泉,成立了“龙泉青瓷恢复领导小组”。

专家组进驻龙泉之后,成立了由李怀德、李怀川、张高岳、张照坤、张高文和徒弟徐朝兴、周林鑫、蔡林芝等人组成的仿古小组,研究恢复传统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另一方面,浙江省文物考古所朱伯谦先生率领考古组到大窑、金村、溪口等地进行考古发掘,获取第一手资料。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帮助对古瓷片和瓷土的化学组成进行测试。

由于柴烧龙窑周期长,窑内气氛难控制,试制产量较大,不适宜用以试验生产,于是新建了烧煤的圆形倒焰窑。这种窑的特点是烧成周期较短,升温速度与窑内气氛较易控制,窑址占地面积小,可建在车间内,适合进行规模化生产。缺点是煤含硫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对青瓷的质量有一定影响。再接下来的十几年里,研究人员共做了四万多个配方实验,发明了可用的三千多个配方,常用的几十个,最后鉴定小组的结论是接近宋釉。

后来又引进了国际上较先进的煤烧隧道窑,质量大为提高。在毛正聪担任青研所所长期间的1993年,又成功引进了燃气梭式窑,使窑内气氛、温度更易控制,发青率更高,同时使今后办私人作坊成为可能。

八十年代以后,龙泉青瓷年产量达1000万件以上,产业工人超过万计(包括手挖肩挑瓷土的农民工),产品品种有中餐具、西餐具、茶具、艺术瓷等,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130余万美元,成为当时中国陶瓷最早的出口基地之一。(俗称创汇期)

韩美林、周轻鼎、张守智、邓白等美术家、设计师先后到龙泉帮助设计产品。这时期的许多作品后来成为当代收藏家的追逐目标。国营龙泉瓷厂前后28年时间,是龙泉青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国营瓷厂的体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1985年,撤销国营龙泉瓷器总厂,1988年投产的国营龙泉艺术瓷厂(五四O厂)又于1996年停产,上垟各分厂相继改制,工人下岗。瓷厂工人下岗流向社会后,有的开店、有的踩三轮车、有的到外地打工,龙泉青瓷犹如病树枯木,再次出现存亡危机。

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一些龙泉青瓷艺人办起了简易作坊;从原料加工到成品出窑,十几道工序一人操作;私人作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据不完全统计,龙泉现有青瓷企业、作坊近150家。尤其从2000年至今,是龙泉青瓷烧制质量的飞跃期。

首先,青瓷艺人较好的掌握传承了青釉配制,多次施釉、厚釉烧成和开片控制等龙泉青瓷传统的独特的核心烧制技艺。

(1)青釉配制技术

制备青釉的原料有:瓷石、紫金土、石灰石、石英、植物灰等,将选取的优质原料经焙烧、粉碎、淘洗后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即为釉,有时还需加入一定量碎瓷片磨成的粉以提高烧成温度。釉的发色主要靠原料中的三价铁被还原成二价铁而发出青绿色,其他元素和化合物在高温氧化还原反应中也会发色。

不同矿点的原料、同一矿点不同地层的原料、不同的植物灰,所含化学成分不同。不同地点(或地层)的原料以相同的比例或同样的原料以不同的比例配制的釉,发色和莹润程度都不同,一个优良的釉配方需经成百上千次试验才能成功。因此,龙泉青釉配方一直秘不外传,只在家族内传承,从古至今如此。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龙泉青瓷艺人经艰难探索,终于摸索出了较理想的青釉配方,可与宋釉媲美。当地师傅办的釉料厂,研制出了理想的粉青釉,使一批不会配釉的艺人得以办厂生产龙泉青瓷;徐朝兴大师的青碧釉达到古代秘色瓷釉色的最高境界;毛正聪大师的粉青官釉,可与南宋官窑媲美;张绍斌大师首创哥窑米黄釉;毛正聪、张绍斌大师,宝溪仿古匠师曾奕新、张丰平、大甲青瓷作坊潘伯军与赖建和的梅子青釉;仿古匠师周华的豆青釉均达到较高的水平。

(2)多次施釉技术

烧制出真玉釉面的龙泉青瓷,必须要施厚釉。采用浸釉、荡釉法,第2-3次釉很难施上去,因晾干后的釉层实际上就是泥层,遇水便化。龙泉宋代窑工发明了多次施釉法,即一次施釉晾干后进行素烧,这样釉层陶化(不能瓷化,否则釉上不去)较硬,不会遇水即化,可施第二次釉,如此反复多次。可想而知,这种多次施釉法既繁复成本又很高。今天由于有了喷枪,青瓷艺人基本上采用多次晾干多次喷釉的办法,达到厚釉的效果。

(3)厚釉烧成技术

厚釉烧成难度极高,主要是控制烧成过程各个阶段的时间和温度。温度偏高,釉面玻质感强,不类玉,甚至造成流釉导致烧成失败;温度偏低,釉面似塑料,更无美感可言。胎釉配方不同,控制的温度不同。釉厚薄不同,器物大小不同,窑室内器物排列疏密不同,烧成时间不同。燃气梭式窑烧一窑至少需8-11小时,大器物需16-18小时。

龙泉青瓷烧成既需氧化焰又需还原焰,由于多因素影响,不能形成固定的烧成曲线,故不能用电脑控制。烧成既需温度计还要借助传统龙窑中的火照和平时积累的经验综合判断。厚釉烧成正品率很低,手拉成型的薄胎厚釉制品,如毛正聪、张绍斌大师的作品,烧成率低于10%。

(4)开片控制技术

素面龙泉青瓷分哥窑型和弟窑型两大类。哥窑特征为黑胎开片,弟窑特征为白胎或灰白胎不开片。

釉面开片的主要原因是胎釉膨胀系数不同,控制胎的配方,可使釉面开片或不开片,开大片或开小片。在胎料中加入紫金土,烧成后为黑胎,釉面开片;不加紫金土,烧成后为白胎或灰白胎,釉面不开片。哥窑开片是一个自然开裂的过程,不能随心所欲人为控制,自然形成的象形开片是可遇不可求的珍品。

注:本文主要来自林志明写的《龙泉青瓷传承与创新研究》一文,略有增改。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