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民族之魂,少年时踩日本国旗,后为祖国强盛,拒绝诺贝尔奖

在我国古代的书生中,十有八九都是专精于文学领域,或者是美术领域。在近代就有这么一位,他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人的代表,他就是有着“南宗北邓”美誉的邓以蛰。将美术与文学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可以说在我国的文学领域有着非常大的盛名。

但是这位对自己的儿子却有一个不一样的要求,那就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走自己的老路——学习文学。当时他对自己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那就是你不要学文,去学科学。只有学习科学才能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要知道这番话在当时可以说是比较惊世骇俗的。

不过他的儿子已经还是听从了他,先是上了西南联大的物理系,之后远渡重洋在美国的普渡大学物理系进修,以年仅二十六岁的年纪便获得了物理系的博士学位,更是获得了到英国继续进修的机会,这个人叫邓稼先。

一、与好友格格不入的前半生

邓稼先的家作为一个书香门第,这也就代表着他的好友也大多如此。而当时能够称为书香门第的也大多都是在文学与美术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所以这种家庭的孩子最终也大多都因为家庭的影响而成为了一代文豪。

邓稼先也不例外,在年少的时候也是一个成天念着之乎者也的翩翩公子,但是后来他父亲对他说的一番话影响了邓稼先的一生,那就是学文无用,要以科学救国的理论。其实学文无用么?其实也不见得,只不过当时中国实在是太缺少科学方面的大家了。至此,邓稼先与之前的好友几乎断绝了联系,毕竟道不同不相为谋。

就这样邓稼先先是考入了西南联大的物理系,更是在毕业之后前往美国深造,在26岁的时候便获得了博士的学位。当时他的导师是准备让他前往英国继续进行学术研究的,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邓稼先绝对会获得诺贝尔奖,但是邓稼先此时却毅然决然的决定回国,因为当时的中国实在是太需要他这样的人才了。

二、邓稼先的卓越奉献

许多人在想起当时我国的现状的时候绝对会有一种新时代已经开始的感觉,但是其实当时的和平仅仅就只是一个泡沫而已,哪怕有一点的波动都会使这种和平成为幻影,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我国的武器实在是太落后了。

我党用小米加步枪打出了一个泱泱大国,这在现在看来是一桩美谈,但是要知道当时有多少国家对于中国的成立是不服气的,美国就是其中的代表。就算是抗美援朝的胜利也仅仅是让美国开始正视我国,而没有彻底的否决侵略我国的计划。

而邓稼先越过重重险阻回国之后这种现状有了改变,因为邓稼先在物理领域的绝对能够称得上是大家,不过这位在回国不久之后便销声匿迹了,犹如在世界上消失了一样,这是因为他参加了一项秘密的研究,那就是核武器的研发。

最终核武器研发成功,所有人都在感恩邓稼先对于我国的贡献,但是却很少有人看到他对家庭的不负责任。邓稼先与妻子结婚三十三年,只有不到六年的时间是陪在家人身边的,深知在他回到家中的时候就连他的儿子都不认识他了。

三、中国当时真的缺少人才吗?

那么我们不仅要问一句,那就是中国当时真的缺少杰出的人才嘛?其实不然,我国当时的人才可以说犹如雨后春笋一般,比如说接下来提到的几位可以说都是在各自的领域首屈一指的人才,但是他们最终却没有选择回到国内。

就以核武器这一点来说说我国到底有没有人才,众所周知我国在研制原子弹的时候是非常的缺少实验材料的。所以最初只是邓稼先与一众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用算盘在计算。这点如今也成了一件让人津津乐道的事情。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中国真的没有人才的话,又怎么可能在这种情况下研制出原子弹呢?仅凭借一腔热血嘛?

再说说我国从清朝灭亡到现在这百余年的变化,清朝灭亡的时候我国对于热武器甚至还有些新奇,更是有些士兵都没有见过,而现在我国第二艘航母都已经下水了,这对于其它国家来说绝对是不敢相信的一件事。生活质量更是从当时的路有冻死骨变成了现在能够赶超欧美的程度,这同样是令其他国家所不能想象的。

所以说我国并不是缺少人才,只不过在当时大多数的人才都选择了留在了美国。享受更加优越的研发环境,可能在他们的眼中科研这件事远比国家的兴衰更加重要。也正因如此才更加的突显出了邓稼先的不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