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民养了一日本兵47年,还帮他找亲人,儿子去到日本有何待遇

无论什么年代,战争都会给双方带来巨大的灾难,尤其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搅得天翻地覆,支离破碎。而造成这样灾难的是挑衅方,是侵略者。所以和日本长达十多年的战斗中,我们伤亡惨重,也让我们对这个国家在情感上有难以磨灭的恨意,尤其是老一辈经历过战乱的人,他们对日本更是恨得咬牙切齿。

但是我们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对人永远是善良的,日本战败后撤兵回国,有不少有伤在身的日本兵,没能跟上大部队,留在了中国境内。今天讲得这个日本就是其中之一,名字叫石田东四郎。

当时石田东四郎因为伤病,没能赶上回日本的大部队,被遗忘在了异乡,而当时战争刚刚结束,普通民众大多都在战争中有亲人朋友丧命与日本人的炮弹下,所以对于这些逗留的日本人,自然是充满恨意。当石田东四郎流浪到河南一个小村庄时,原本这个村落就比较贫困,常年战乱,庄稼长势收成也不好,没有人想要扣下来自家的口粮来可怜这个日本人。

​石田东四郎只能拖着病怏怏的身体到处乞讨,大概天不绝人,不久他就在街头遇到了一个忠厚老实的农民孙邦俊。石田东四郎当时蜷缩在街边,已经浑身没有力气,孙邦俊看着他蓬头垢面,十分可怜,就想给他一点吃的。但是周围的人拦住了他,告诉他这是个日本人。孙邦俊痛恨日本人,但看着石田东四郎用听不懂的日语苦苦哀求,还是从不多的口粮中拿出两个窝头给了他。

​孙邦俊觉得这样做,也算对得起良心了,便离开了。可是石田东四郎像是抓到救命稻草一般,死死跟着孙邦俊,一直跟到了孙邦俊家里,尽管途中孙邦俊不让石田跟着,但都没能撵走石田。孙邦俊看着都跟到家了,也不好再让他走,索性就留在了家中。要知道当时孙邦俊家里也不富裕,勉强维持的程度,现在多了一个人,只能靠缩衣节食来度日。

​石田东四郎这一住就是47年,期间孙邦俊还四处筹钱帮他看病,病好的差不多后,石田东四郎也没有白吃白喝,在家待着,而是帮着孙邦俊下地干活,对于旁人的打骂,不还手,不还嘴,怕给孙邦俊找麻烦。时间长了,对于村里的这个日本人大家也就慢慢接受了。孙邦俊死前还叮嘱儿子,要好生照顾石田东四郎,别再让人给欺负了,显然孙邦俊已经把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日本当成了家人。

​两国恢复邦交后,有日本使团来到中国,村里的人便劝孙邦俊的儿子,让他把石田东四郎送回日本,和家人团聚。孙邦俊的儿子也赞同了,便匆忙给来华的日本使团送去了一封信,说明了来龙去脉,还放了一张石田东四郎的照片,希望日本使团回国后,能够帮忙寻找他的家人。

日本使团回国后,便登报寻找这位日本老人的家人,没想到还真的找到了。石田的家人很快便来到了中国,将石田接了回去了。而为了报答孙家的恩情,他们还邀请了孙家子孙去往日本免费旅游,并且盛情款待了孙家子孙,只可惜孙邦俊老人没能等到这一天。

尽管日本在我们国家犯下了无法磨灭的罪孽,但是我们能放下仇恨,对待每一个生命,足以看出中国人骨子里的善良,这才是日本人最应该学会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