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败家的富二代,卖掉祖坟靠拉客为生,死后被封为“车王”

常言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而现实之中却有许多人不思进取,还能荒唐无比的把诺大的家业给败光。清朝覆灭之后,很多的王公贵族就为了继续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而无止尽的挥霍祖宗留下来的家业,以至于后来流落街头甚至成了要饭的乞丐。这其中有位王爷最为特殊,他不仅卖掉自己的房产,甚至连祖坟都变卖换钱,最后走投无路干起了拉黄包车的客运业务。

这位大名鼎鼎的败家王爷,就是清末的克勤郡王晏森。本来晏森的家世异常显赫,其先祖是皇太极的二哥,是清八旗铁帽子王之一,这可是世代传袭的铁饭碗啊。不过对郡王宴森来说,这都已是过往云烟了,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后,刚刚领了两年薪水的克勤郡王,就不得不挥泪告别过去。

要知道清朝还在的时候,即使在那个屡遭列强辱掠的年代,这些个王公贵族可都是雷打不动的过着潇洒奢侈的生活。虽然曾经的大靠山倒了,但凭借数百年来积攒的家业,各位王爷还能过着洒脱的生活。晏森在自己生活陷入困境之后,便开始像溥仪一样靠变卖家产度日,后来在别人的挑唆之下,还把祖传的老宅给卖了,而当年的买主便是民国总理熊希龄,至于卖了多少钱,王爷从没向任何人提起过,不过想想当时年仅16岁的晏森很明显是被人坑了。

这不卖房子的钱到手不到一年,就又被这末代王爷给花完了。年轻气盛的晏森忍受不了这样的苦日子,便一气之下将自家的风水宝地“祖坟”都给卖了,这下倒好在没了先祖的庇佑,一事无成的晏森再也没了翻身之日。没过几年,已经走投无路的晏森只好跑起了拉黄包车的业务,因为名声实在是大,生意倒还是不错。远在东北的溥仪听到这样的消息后,嫌他给皇室丢脸,便召唤他去满州任职。来到东北后,日本人对他没什么好脸色,自讨没趣的晏森只好继续回去当他的车夫。

王爷晏森死后,人们把他的坟墓称作“车王坟”,要是他的先祖泉下有知的话,不知道会有何感想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