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兵22万的他,因何选择出城和对方拼野战?网友:打了一场台儿庄

明朝中期,明英宗亲率大明精锐北伐瓦剌,最终土木堡之变,大明精锐尽损,英宗也是被俘,土木堡之变对大明的打击损失真是太惨重了,明英宗随行的功臣宿将被瓦剌一锅端了,国运受损,文官掌权正是此后不可收拾,武贵勋亲几乎被一网打尽,自此朝政文官独大,到了明武宗正德,想重新扶持武将结果死的不明不白,宗室旁落。

之后瓦剌一路南下,兵锋直抵北京城下,这个时候一代名臣于谦站了出来, 于谦的第一个决定是立朱祁镇的弟弟为新君,那样就可以不受瓦剌牵制,而后采取以攻为守的军事行动,其中最令人不解的就是,他的战略选择,当时他拥兵22万,北京城更是一座坚固城池,可是于谦却选择了,列阵于九门之外,和瓦剌大军打野战的打法,为什么他会选择放弃守方优势,主动进攻的战法呢?

其实,这才是明智之举,打小城市可以坚守,但北京这种百万大城市,只能出击不能死守。原因很简单,第一守军不够,大城市城门多,兵力会分散,而且因为城市太大,外一一门被破,其他守军需要时间才能敢来。第二粮草不够,南京鱼米之乡还好点,但北京本身就需要南方不停送补寄。没有支援的话百万人民会瞬间吃破粮食。

在当时土木堡之变后,明军精锐尽失的情况下,必须打破常规,绝地求生。严格治军,鼓舞士气,迎敌死战,以夺敌之气!出城决战或许是唯一的胜招,士气是关键,皇帝被俘,再坚守城池,即使有战机,士气也没了,况且于谦也有很大的胜算,才敢拼死一搏。很喜欢于谦所写的,大军列阵于九门之外;凡守城将士,必英勇杀敌,战端一开,即为死战之时;临阵将不顾军着,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着,后队斩前队。看着很是霸气。

从兵形势角度讲,于谦做的极其正确,土木堡之后,明朝已然成为惊弓之鸟,人心惶惶,京城大官富户纷纷南逃,部分大臣主张南迁。可见在这种条件下,如果都城被围,明朝军民有多少抵抗意志?士兵有无死战决心?可以参见靖难之役最后金陵是如何被攻破的,也可以在靖康之耻中见到高层的抵抗意志。于谦再猛,他无法改变所有人的想法。 于谦不懂兵法吗?于谦手下的将领不懂战术吗?只能置死地而后生,皇帝就在身后,没有了退路,将士只能死战。 兵家四势,不要离开了外部环境只讲战术,讲战术,咱们谁也讲不过赵括。

打仗和打架一样,一是要有实力,一是心理战,一是战术技巧。刚开始,大家都被吓破胆了,此时的胜利很重要,是建立信心的重要环节;等我们习惯了畏惧,有豪气有胆识的时候,要敢于给敌人当头一击,此时更是拼豪气胆识,如果胜利,则敌军心理防线全线崩溃,横的怕愣的,楞的怕不要命的,说的就是这;在实力距离敌人很远时,战术和技巧非常重要,能消减敌方的优势。

于谦也是动了脑筋的,用火器设伏,还埋了地雷炸药!一顿狂轰滥炸,然后冲上去砍杀!他自己身先士卒,将领士兵胆气很足。也先攻了这门攻那门,损兵折将,北京城外当时已经有大量的外城外街了,有很多民居建筑,于谦实际上是打一场台儿庄战役,在每条街口都设有火充队对住也先的骑兵,每条路中段都设路障卡死,这回进来的到中段就进不了,想退又破路口火铳队封锁,全部战死,有入无出!

实际上北京保卫战都是发生在城墙下,得到了城墙上的部队极大支援,且部队在外,家人都在城内,不为家人拼死一搏,是回不了城的,这个时候激发了士兵的战斗力。而且背靠城墙下决战,骑兵没有冲击力了,那对步兵没有优势了,你还能冲过城墙去不成,那么谁怕你啊。部队放在城内,每个人都虚了,敌人亦可从容安排攻城计划,大城再险要,总有破绽,且京城如果被断粮道,那必然内乱四起,主战派主和派势必斗在一起,敌人若围三留一,那就完蛋了。历史不能假设,北京保卫战最后是胜利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