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丢失汪精卫向他施压与日本和谈,他在日记里写了句有骨气的话

文/盛志远

“九一八事件”爆发后,蒋介石电令张学良:“按兵不动。”后来又抛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讨来国内一片骂声。可随着日军的得寸进尺,亡我中华之野心日益凸显。蒋介石的抗日态度愈加坚决,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具有很强烈的民族大义的。

(正在给军官演讲的蒋介石:图片来源于网络)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城,中国的首都沦陷,日军在南京城展开了大屠杀。在中华民族史上这是一次大劫难。蒋介石作为当时的中国领导人,负有重大责任。此后,他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态度。到了重庆,他明确了抗战态度:抗争到底!蒋介石在重庆发出一份全国电令,称中国军队撤出首都南京,是为了为抗战积蓄实力,不会影响我们坚决反对和抵御日本侵略的暨定国策。当然,这是蒋介石的一种宣传策略,这份电令是民国政府在刻意逃避丢失南京的责任。但是,他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那就是,它一定程度上激励了民众的抗战信念,为中国保存希望。在日本全面侵华初期,国民党主要高层的态度是反对和谈。不仅拒绝了德国方面的调停,而且不断压制国民党主和派的势力。

(主张对日和谈的汪精卫,后来叛变成了大汉奸)

在几十年前,中国也发生了类似迁都或议和的历史事件。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康有为给李鸿章上了一份奏折。一个主张是主张继续开战,坚决抵制日本;第二个是主张迁都,将西安变为首都,北京为陪都。保存实力,和日军打持久战。第三个康有为极力推荐变法图强。可清政府哪个建议都没有接受。最后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赔付巨额白银,丢失台湾。

淞沪会战中国军队失利后,国内危机重重。蒋介石终于认识到了抗战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他进一步明确态度:必须反抗,不能议和,拒绝日本政府的逃跑要求。后来蒋介石根据局势,又作出了迁都的决定。这两个决定,蒋介石是顶着压力作出的。当时国民党内部高层情况非常复杂。从南京刚到重庆不到24小时。蒋介石召开一次高级干部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宋子文,何应钦,汪精卫等人。议和还是抗争,大家意见不一,各有各的理。但主和的人,占据大多数。

(汪精卫,图片来源于网络)

汪精卫早在辛亥革命后,就是十足的亲日派,对国内军力信心不足,认为以中国的实力,根本无法和日军抗衡。这个时候,汪精卫向蒋介石施加压力,他曾表示:南京沦陷,死伤无数,你已是人民的罪人。你蒋介石已经不行了,不如让我出来,以国民党的名义组织一个新机构,与日本人和谈,减少伤亡。

其实早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汪精卫就已经动摇了,多次在公开场合和日本人搞暧昧。他口中的新机构,既不属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也不是中国一部分亲日派准备成立的所谓新政府。他是想以自己第三者的面目出现,和日本人和谈。蒋介石听到后,既果断又气愤地说:“不可以!和谈绝对不行。”

(主张对日和谈的居正,曾表示可以代替蒋介石签字)

时任重庆国民政府司法院院长居正跟蒋介石说,南京沦陷了,在打下去,我们根本消耗不起,同日本人谈判,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居正甚至说,如果你不敢在和谈条约上签字,我居正代表政府去签,与你蒋公无任何关系,你不是历史罪人。就连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老先生也劝蒋介石,尽快和谈。蒋介石沉默了一会儿后,慷慨激昂地道:“孙总理给国民党带来的革命精神是为中国追求平等和自由,不是向敌人屈服投降,不管谁签字,谁和谈,都是千古罪人。我们的危险不在日军,而在我们内部。”

蒋介石曾在日记中写道:“与其屈服而亡,不如战败而亡”。他深知抗战艰难,但他也清楚投降后中国会更加艰难。在蒋介石从政的诸多国策政策中,坚持抗战是其最正确的选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