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盗墓贼到九卿,别人靠才能,而他靠杀人

王温舒是汉武帝时期阳陵人,他家里是豪强,但是他没有继承权,所以整天在外游荡,不务正业偷鸡摸狗无恶不作。偶尔也经常伙同他的游侠伙伴一起去发些死人财——盗墓。就这么一个混蛋,是怎么在汉武帝眼皮子底下做到朝廷九卿的位置上呢?

由于他家里人看他无事可做,花钱找关系给他在衙门里运作了个小吏,慢慢的也就混到了亭长,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局长。他本来就是县里的恶霸,那些整天作奸犯科的正式他的游侠伙伴,有什么小案子打个招呼也就解决了,所以他在亭长这个位置上也算游鱼得水了。当时的廷尉张汤听闻,这小子不错,是个能做事情的,逐渐提拔他做了广平都尉(市公安局局长)。

在广平任上,王温舒依旧找了写游侠泼皮做属下,办事的方法怎么说呢,额,就是不太官方。不管三七二十一,看不顺眼的,没有正经工作的人,先抓了再说,至于抓到的怎么办?给好处呗,让王温舒满意了,好,无罪释放;不满意的,谁身上还能没点污点呢,把你三岁时候偷看村头张寡妇洗澡的事情都给你抖落出来,判你个满门抄斩!对,你没听错,就是满门抄斩。说起来,王温舒对法律的理解还是蛮深刻的,法律目的不就是制止犯罪吗,我直接杀了你全家,你不就永远犯不了罪了。很好,很强大!之后,不管本地还是外地盗匪流氓一看,这丫就一屠夫啊,惹不起惹不起。于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广平郡大治!!!

汉武帝听说广平郡的治安很好,就觉得这个王温舒是个人才,人才嘛,就要升官提拔,肩上的担子要更重一点咯。王爱卿啊,朕听说河内郡的盗匪比较多些,你就去河内郡做个太守(比市长略高)吧!于是,王温舒就顺理成章的完成了从小官到千石官员这个汉朝最难进阶的槛。

河内郡盗匪猖獗,往往这些盗匪还跟当地豪强富商有不清不楚的联系。王温舒到了河内,还是老办法,先抓再说,不管什么盗匪豪强,全抓了。当然这次也有不一样的,毕竟是皇帝陛下交代下来的任务,就不收好处了,全杀了,反正后面抄家还能抄出不少财物,自己再截留一点岂不更加美滋滋。

依汉律,处决人犯,必须是深秋以后,就这样,王温舒从秋天杀到冬天,到了开春,发现人还没抓完,这时候再抓的就不能杀了。这货就感叹:”唉,如果冬天能再延长一个月就好了,这样我的事也就差不多能办完了。”

汉武帝知道后并没有责怪王温舒,反而很欣赏他。为什么呢?首先,老刘家本来血液里就遗传着杀伐果断的性子,告缗(mín)令把全国的富商都杀了个遍,有钱的都不是好东西,这就是汉武帝的逻辑。其二,汉武帝缺钱,因为与匈奴连年战争,国库空虚。所以汉武帝很欣赏这样既能整顿地方治安,又能给自己抄家弄来钱钱小可爱的“能臣”。所以王温舒后来能累官做到廷尉也就不稀奇了。

以王温舒的能力其实根本不足以胜任廷尉这个国家最高司法长官的职位的,毕竟他只会杀人。但是之后他又学会了一项技能,就是阿谀奉承。对于有权有势,得到皇帝宠幸的人,就算犯了罪,他也视而不见。对于没有实权,皇帝不喜的人,没罪也给你编出罪名来。他在任时的廷尉大牢,就没有一个犯人能活着走出来的。

后来,皇帝要对大宛(yuān)用兵,征召天下豪强,王温舒的一个属下叫华成的不想去,王温舒就把他藏起来了。就这么一件小事,皇帝就下令要处死王温舒,然后他就自杀了。满朝文武贵戚没有一个肯为他说话的,这就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啊。

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将王温舒编入了《酷吏列传》,与郅都、晁错、张汤、义纵、宁成等人并列。上面这些人仅仅是用法严酷,但个个为官清廉且有真才实学。张汤晁错等人更是法家名臣,有自己的理想抱负。王温舒又何德何能与这些人并列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