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要弄到一把鸟枪有多难?

跟很多游猎民族相似,清朝早期以弓马骑射为资本,建立基业。不过,在清朝夺取江山的时期,火枪已经开始频繁被使用于战场。火枪,当时又被称为鸟枪、鸟铳,属于早期火器的一种。发射较慢,但相比较于弓箭,射程较远,杀伤力更大。在关外时,清军便开始配备鸟枪。

不过,数量有限,只是附属于弓箭步兵类中。到入关后,才正式组建了火器营,并有了专门使用火枪的士兵,被称为鸟枪兵,每个鸟枪兵配备一把火枪。

朝廷对火枪十分重视,且明清时期矿业发达,可以为制造火枪提供足够的原材料。清朝鸟枪兵的数量开始不断增加。

康熙十三年决议,在两万一千余名八旗步兵中,配备鸟枪步兵一千七百三十七名。全国各地也开始陆续配备鸟枪兵。到雍正年间,全国火枪数量超过5万。

这种情况虽然让清朝军队的力量大幅度增加,但也带来一个问题,如何管理数量这么多的鸟枪,以及这个新军种。这是朝廷过去没有遇到过的问题。

关于军队的操练、使用范围,以及配备多少数量,这些都需要有明确的规定。

如何训练,这是最早被提出的问题。火枪跟弓箭不同,对于当时的大部分士兵而言,这都是新奇事物。而且,最开始的时候,造出来的鸟枪还不是很完善。

所以,士兵更容易恐惧。为了鼓励士兵多加训练。顺治年间曾有规定,八旗前锋护军的士兵,十枪中一枪以上的人,赏五钱;十枪中八枪以上的,赏折弓价银三两。

到康熙时期,有了较为明确的训练办法。马上射击、前进射击、连环旋转设计、跪式设计、仰卧射击。这些都是当时规定下来的训练方式,并且被沿用下来。

嘉庆年间,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步兵衙门每个月操练十五次,每次每杆枪射击五次。”甚至包括火药每个月112斤8两,火绳60丈等数目,都有详细的规定。这就形成了清朝中前期鸟枪、弓箭、大炮、藤牌为主的兵器配备。

而鸟枪的使用范围,也有明确的规定。清朝鸟枪的织造只有三处,专供三类人使用。养心殿的造办处的枪炮处,为御制鸟枪,专供皇帝使用。

清朝皇帝中,像康乾隆,就特别喜欢用火枪打猎。当然,除了宫里制造,也会有外国使臣、亲王大臣进进贡的火枪。

第二处是工部,这里制造的鸟枪是给京城,以及京城附近的八旗、巡捕营,以及其他旗营官兵使用的。第三处是地方制造,这里制造出来的是给地方的八旗、绿营使用的。

朝廷担心火枪流失后,可能会对自己产生危害。所以火枪制造以前,需要总督、巡抚报给兵部审批才可以。如果士兵的火枪损毁,需要上报。朝廷会按照同样的样式补发。

民间一些需要防兽、防贼的地方,可以向官服申报,经核实,能合法拥有枪支。但必须上报火枪的尺寸、上刻姓名、编号,按季清查。禁止民间私藏、私造、私卖。一旦发现,涉案人员一律重罚。

鸟枪也有一套自己的花名册和编号。如果丢失,在点验时找不到,涉及的兵丁、官员等一干人,一律接受处罚。

虽然是全国军队都配备火枪,但还是有一些不同。在沿海的省份,配枪数量就会超过内地。因为清朝认为,内地平原较多,可以用弓箭。而沿海山高林密,适合用火枪。

沿海省份被确立为每一千名士兵,就配备四百支鸟枪。内陆省份每一千名士兵,配300支鸟枪。福建省因为海面开阔,陆路山高林密。再增设一百杆鸟枪。综上所述,便是清朝前中期,火枪的配备使用情况。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