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要是不哭鼻子,赵云和李严会毫不犹豫杀了他

刘备被孙权击败之后,曹丕想要火中取栗,就发兵攻打孙权。孙权害怕刘备和曹丕夹击,派使者向刘备求和。刘备感觉到身体不行了,想给阿斗一个平稳的过渡环境,就答应了孙权的求和。

在曹丕和孙权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刘备开始安排他的身后事了。他首先把益州派的代表人物李严紧急调到白帝城来,封他为尚书令,中都护,统领内外军事。刘备在临死前,把部分兵权给了李严,一是想安抚益州派,第二个就是想用他牵制诸葛亮。

刘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除了安排李严掌握兵权之外,刘备还给了赵云一支守备蜀汉心脏地带的部队的兵权,这支部队就是蜀汉禁军的兵权。赵云掌握这支部队的兵权之后,担任的官职是中护军。中都护和中护军是禁军的统领,这两个官职分别掌握部分禁军的兵权,合在一起就是蜀汉中央卫戍部队的全部兵权。

李严,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严是中都护,他是益州派的代表人物。赵云是中护军,他是元老派的代表人物。刘备把禁军的兵权交给这两个人之后 ,把荆州派代表诸葛亮叫来交代后事。刘备给诸葛亮托孤,讲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赵云,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刘备对诸葛亮说的这句话,孙策对张昭也说过。据《三国志》记载,孙策快不行的时候,安排孙权继位,他给张昭托孤时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刘备和孙策在托孤的时候,都对托孤大臣说要是接班人不行,你就可以自己取代接班人。结果两个托孤大臣都被吓哭了,都赶紧表忠心,表示自己一定全心全意辅佐接班人,绝对不敢有二心。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听到刘备让他可以自行决定取代阿斗的话后,哭着发誓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孙策,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刘备和孙策,都是玩权谋的高手。他们在托孤的时候,都是假意表态让托孤大臣可以取代自己的接班人,然后逼着托孤大臣当众表态发誓效忠接班人。托孤大臣发誓表态之后,他的誓言就会成为他将来的紧箍咒。

也许大家会想,如果诸葛亮不发誓表态誓死效忠阿斗,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个问题答案很简单,如果诸葛亮没有哭着发誓表态。画风就会突变,刘备只要一声令下,中都护李严和中护军赵云、护军陈到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砍下诸葛亮的脑袋。

诸葛亮,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诸葛亮是聪明人,他知道这个时候必须哭鼻子表忠心,所以赵云杀诸葛亮的画风才没有出现。诸葛亮表完忠心之后,刘备又安排李严成为副托孤大臣。刘备在安排好后事之后,对阿斗说了句:“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刘备让诸葛亮成了阿斗的相父,又给阿斗留下了李严和赵云牵制诸葛亮。在安排好后事之后,一代枭雄刘备结束了波澜壮阔的人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