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如果能克服这三个缺点,太平天国估计就取代清王朝了

清咸丰元年(1851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并迅速波及全国,史称:太平天国运动。天平天国在短时间内便壮大起来,一度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然而,仅仅十多年后,这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便宣告破灭,政权分崩离析。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其迅速败亡的呢?小编觉得,主要还是在于起义的最高领导者有着巨大的缺陷。

天平天国运动的最高领导者是洪秀全,他是广东花县人,自幼便熟读四书五经,以考取功名为志向。然而现实却给了他致命一击,连续四次名落孙山,让他心灰意冷。机缘巧合之下,洪秀全接收到了基督教义,深受启发,建立拜上帝会,开始利用教义传播信仰,呼吁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新世界。拜上帝会很快发展壮大,并于1851年正式举起反清的大旗。

太平天国初期,势力发展迅速,由于天下受到清朝统治者的压迫日久,对于太平天国人人平等、田地一起耕耘的理念深受感动,纷纷加入进来,成为起义的坚定支持者。而此时的太平天国领导人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等人相互合作,不分彼此,共同创造了太平天国的繁荣。可惜,性格上的巨大差异注定了他们无法亲密无间的走下去。

首先,洪秀全在定都天京之后,没能一鼓作气挥军北上进逼北京城,反而出现巨大战略失误。比如长时间围攻长沙,却没能取得任何战果,错失北伐时机。再加上定都之后,太平军内部滋生了享乐情绪,没有了当初一往无前的气势,导致战斗力下降。

其次,洪秀全自身未能摆脱阶级的局限性,打下半壁江山之后便开始尽情享乐,忘记了最初的梦想。洪秀全定都天京之后便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后宫,人数甚至还超越了清朝的皇帝,倾整个太平天国的资源来为其服务,沉迷于美色之中不可自拔,腐化堕落。

最后则是内部的争权夺利,为了达到独揽大权的目的,洪秀全放纵杨清秀、萧朝贵和石达开等人争权夺利。在杨秀清做出僭越举动之后,联合石达开一举将其铲除,随后又将石达开逼走,以至于太平天国沦落到无兵可用、无将可使的地步,为其最终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可以想象,倘若洪秀全能够保持起义之初的心态,自始至终以推翻清王朝为使命,而不是在还没成功的时候便贪图享乐,想必早就取代了清王朝吧。各位看官,你怎么看待此事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