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一座古墓考古队挖不开,大喊:用炸药,挖出一件国宝值千万

导读:明朝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卢维祯出生于福建省漳浦县后沟巷。卢维祯从小聪明伶俐,五岁就开始入私塾学习四书五经,8岁出口成章,被时人称赞为“神童”。嘉靖四十年(1561年),年仅18岁的卢维祯参加科举考试,高中举人,正当他跃跃欲试,准备进京参加会试的时候,家中母亲因病去世,他只好在家守孝三年。

七年之后,卢维祯入京参加会试,考中进士,被册封为太常寺博士,从此走上仕途。为官之后的卢维祯清正廉明、刚正不阿,深得隆庆、万历两位皇帝的宠爱,历任吏部司主事、司员外郎、司郎中,工部、户部侍郎等职。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卢维祯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在老家福建漳浦县去世,享年67岁。消息传到京城之后,万历皇帝下旨追封其为户部尚书,并赐祭葬。但在其死后下葬的300多年后,因为一起盗墓案,卢维祯再次走入了世人的眼中……

1987年夏天,在漳浦县盘陀乡通坑村发生了一起盗墓案,七个盗墓贼趁夜将明朝户部侍郎卢维祯的墓挖开一个大洞,万幸的是及时被村民发现制止,才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

漳浦县文物部门得知消息后,立刻派考古人员赶到现场,发现墓中女棺已被村民私自打开,男棺也已经暴露,为了更好的保护古墓不被破坏,考古队决定立刻对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当时考古队中很多人都是实习的学生,听说要挖墓后都非常兴奋。

可开始挖掘之后,考古队员才发现并没有那么简单,卢维祯的墓是用糯米浆浇筑而成,非常坚固,请来的民工用镐头凿了半天,结果都没能成功。当时正好是炎热的夏天,每一位考古队员都被晒得晕头转向,为了尽快将古墓打开,有人大喊:用炸药将墓顶炸开,直接进入。发掘的负责人眼看天色已晚,担心夜晚工作不方便,也就同意了用炸药将墓炸开。

进入墓室之后,考古队员首先见到的就是一盒保存完好的墓志铭,打开之后发现里面内容保存完好,正是明朝户部、工部侍郎卢维祯的生平记载!

虽然卢维祯是二品大官,可墓中的随葬品却少的可怜,这让兴奋的考古队员多少有些失望。经过清理,墓中出土了一副木头六珠算盘,一把木戥秤,还有抄手砚、白玉印盒和青花小瓷罐等几件文房用品。

就在考古队员要离开的时候,突然在靠近墓主人头部的角落,看到一个蓝印花布包裹着的东西,取出来后发现里面是一个紫砂壶。这个紫砂壶高11厘米左右,壶盖造型非常奇特,上立三个鼎足,翻过来可以当茶杯用。

考古队员不知道这把壶的来历,就找文物方面的专家鉴定,结果专家见到壶底“时大彬制”四个字时,大笑说:“你们捡了个大宝贝竟然还不知道。”原来时大彬是明代制壶名家,被称“壶中三大妙手”之首。传世的大彬壶非常少,全国不超过5只,曾有一只紫砂壶拍卖出过千万的天价,是名副其实的国宝。

参考文献:《考古》、《明史·卢维祯传》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