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识|当文人遇上歌伎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雨霖铃》

宋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不是诀别,却比诀别哀怨。两个深情的恋人,在江边船头,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最终忍把浮名,换了低吟浅唱。这便是柳永。

柳永精通音律,倾一生精力于作词。他的大部分词作是写给歌伎或描写这些女子的生活的,为什么古代词人与歌伎之间总是有重重关联呢?

当文人遇上歌伎

在古代,词人和歌伎的关系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他们是合作伙伴。词人需要歌伎演唱推广他们的作品,歌伎需要词作演唱维持收入。特别在宋代,歌伎和词人缺一不可。

另一方面,他们之间经常会产生情感关系。宋代的文士往往是文人、学者、官员三位一体,他们较富有,社会地位高;歌女则往往色艺双绝,而且正当妙年。

正因为才貌匹配,歌女和文士很容易产生相互爱慕之情,而宴会中的作词与唱词又为他们提供了情感的契机。

古代词人与歌伎

因为有上文谈到的双重关系存在,词人作词时往往会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歌伎常常向词人索词。词人常常“为文而造情”。

《清波杂志》亦载:“东坡在黄冈,每用官妓侑觞。群妓持纸乞歌词,不违其意而与之。”记载了当时词人应歌伎要求而作词的情况。

另一种情况,是词人给歌伎赠词。词人常常“为情而造文”。既然有感情成分的存在,词人难免心怀爱怜,经常主动作词赠予歌伎。

现存的“赠歌者”、“赠歌伎”、“赠丽华”等大量的词题中,就是词人“为情而造文”。

古代文人的情怀

正如这首《雨霖铃》据说是写给虫娘的。

虫娘是相当有名的歌伎,和柳永情投意合,后来柳永甚至决定要和她生活在一起,“洞房”“追思”等词语就出现在柳永给她写的词中,奈何柳永仕途坎坷,没能兑现。离别时写下《雨霖铃》。

一代词人尚且如此,普通文人就更是这样了。

柳永的词作在当时广为传唱,“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这首《雨霖铃》更是经典之作。

如今虽已无法还原宋朝时的曲调,但邓丽君对这首词的演绎,婉转悠扬,也很好地唱出了该词的韵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