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为什么要把14岁女儿嫁给11岁的汉平帝?内隐不可告人目的

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汉哀帝去世,又没留下子嗣。太后王政君听说皇帝驾崩,当天就起驾到未央宫,收回传国玉玺,随后下诏,要求朝中公卿推举大司马人选。

群臣会意,纷纷举荐王太后的侄子王莽。当然,这其中也有两个不识时务的官员:前将军何武和左将军公孙禄。他们两人不但公然表示反对,而且互相推举,以示对王氏外戚专权的不满。

但是,这些杯水车薪的阻挠显然阻拦不了王太后专权的决心和信心。很快,王太后诏命王莽再任大司马,录尚书事,兼管军事及禁军。

王莽重回权力顶峰后,不断通过种种手段扩大和巩固自己的权力。王莽是在王氏外戚集团专权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最清楚自己的权力与自己的皇后姑母王政君的关系。而在哀帝当朝时他从大司马位子上被赶下台的挫折,也使他更进一步认识到外戚的重要,因此,对汉平帝刘衎选皇后一事,他必须全力干预。

公元2年,王莽决定让自己十四岁的女儿做十一岁的汉平帝的皇后,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禄位和权力。但是,狡猾的他没有直接“把爱说出口”,而是一边向皇帝提了一个建议——进行一次大规模选秀,优中择优,挑选合适的女子做皇后;另一边堂而皇之地向自己的姑母太皇太后上了一篇奏章,说是以前国家的灾难大都是因为皇帝没有子嗣造成的,而配娶的皇后都没有为天下母的威仪和品德。现在应依五经经义定出选取皇后的标准和礼仪,在圣帝、明王、周公、孔子、列侯等在长安的后代中,选取符合条件的淑女做皇后。

太皇太后对此批了一个大大的“诺”字,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选后活动就在京都开始了。在主管官员呈上的名单中,王氏家族的女子大有人在。王莽恐怕王氏其他人的女儿会与自己的女儿争当皇后,就上书说:“我本身没有高尚的品德,女儿的资质才能又为下等,她不适宜与众女子一起被挑选。”

太皇太后以为他谋国至诚,就下诏说:“王氏家族的女子,是我娘家人,就不要参加挑选了。”

王莽这样做,当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而在乎自己的宝贝女儿。明面上,在靠太皇太后摆平了王氏家族的“情敌”后,王莽暗地里马上又唆使其爪牙上书。

于是,儒生吏民每天守候在宫门外上书的有千余人,公卿大夫有的前往廷中,有的俯伏在宫内官署的门下,纷纷上书道:“安汉公功勋盛大,如此辉煌,如今应当立他的女儿为皇后。剔除了安汉公的女儿,天下人将把期望归聚到哪一位身上呢!我们希望能让安汉公的女儿做天下之母!”

接下来,王莽再派遣长史及以下官员,分别去劝说阻止公卿及诸生的请愿,然而上书请愿的人反而越来越多。太皇太后不得已,只好听从公卿的意见,挑选王莽的女儿为皇后。王莽又为自己辩白说:“应该广选众女。”公卿争辩说:“再选取其他女子,就会出现两个正统,不妥当。”王莽只好说:“那就请大家察看我的女儿吧。”

结果当然毫无悬念,王莽的女儿在众花魁中成功突围,当选皇后。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