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长子把屠四川的锅甩给张献忠 自己妻子被多尔衮接收

提到满清的兴亡史,绕不过一个有趣的历史轮回。那就是满清是以娃娃皇帝兴,以娃娃皇帝终。以摄政王始以摄政王终。

这以娃娃皇帝终的原因,咱都知道,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慈禧太后的私心。而满清入关之前,四方势力角逐。满清吞并其他几方势力的概率,并不比对方吞并自己的概率大。在这关键的节骨眼上,不立长君,而非要立幼帝福临。这简单的权利交接背后,其实是一场异常残酷的夺位之争。而经过这样一场权利大洗牌,满清的根基却未有大的动摇。这一方面是天意使然。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多尔衮高超的政治智慧。

首先这福临并非皇太极的长子,他有长兄豪格。而且这豪格比福临大的不是一点半点。三十好几的豪格大了福临一辈不止。而且在外屡立战功。这豪格唯一的缺点就是在外仗打的多了。脾气有点直,为此得罪了皇太极,将他从亲王贬为郡王。但不久就又将他升回了亲王。可见皇太极心中的皇位继承人就是豪格。而福临娃娃一个,而且他也算不得嫡出的皇子。并未被皇太极册封为皇子。就算是中原王朝,在嫡与长年龄过于悬殊的情况下。一般也会选择立长废嫡,从哪种角度分析,这皇位都该豪格做。

福临之所以能称帝,和多尔衮的帮助有很大关系。这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弟弟。是福临的小叔叔,自然也是豪格的小叔叔。虽说是豪格的小叔叔,但是多尔衮也就比豪格大三岁。论资历,论实力。两人是不相上下,本来多尔衮想来个兄终弟及。但是很显然豪格不会同意。已经相当汉化的满清朝廷舆论也不会支持。于是多尔衮决定主张立小皇子福临为帝。而国有长君不立,而立一个非嫡的幼主。在舆论上其实也不占啥优势。但是夺位这件事,最关键的还是拼双方的实力和智谋。光耍嘴皮子没啥用。

在双方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显示智谋的时候就到了。满清一直有亲贵干政的影子。即使到清末依然会出现皇族内阁,这就是一个明证。而在当年,这种原始部落贵族民主的影子就更明显了。最终多尔衮搞运动,说服大家搞一场皇帝的拥戴选举。关键时候自己又表示弃权,显示高风亮节,明退暗进将福临摆到台前。同时又在私下里找豪格谈话。表示如果福临当皇帝,自己会和豪格共同摄政。这几番动作以后,把豪格给整懵圈了。皇位本来就该是他这个皇长子的,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给自己这位非嫡出的弟弟。如果让给他非嫡出的弟弟,福临的生母布木布泰。就会被顺位升格为太后,这就很明显自己成了小老婆生的皇长子了。这个大位名分一输。豪格后面自然是满盘皆输。

豪格单纯的以为,不管咋说,只要军权在。以后夺位就还有希望。所以高风亮节了一把。将帝位让给了根本不该让的弟弟福临。福临登基不久,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后面的情况大家也清楚。农民军靠乌泱泱的人海战术取得了胜利。但最终让满清捡了个大漏。满清杀入关后不久,就打垮了李自成。不仅打垮了李自成。很快豪格就率军杀入了四川,去和张献忠决战。这场战争最后以豪格战胜而结束。而胜者为王败者寇。屠四川的锅自此以后让张献忠背了几百年。

而远征四川,对豪格的嫡系兵力损失很大。从四川回来的豪格成了没牙的老虎。很快就被多尔衮找了个理由圈禁至死。而且众所周知多尔衮好人妻,豪格的侧福晋也被多尔衮接收了。这豪格把屠四川的锅甩给张献忠。自己的一切却输给小叔。也算是天道好轮回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