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让明朝续命二百年,被冤斩首:百姓跪地哀送,刽子手挥刀自刎

此人让明朝续命200年,被冤斩首:百姓跪地哀送,刽子手挥刀自刎

说起明朝,大家一定会想到开国皇帝朱元璋,除了朱元璋,我们还熟悉的还有他的儿子朱棣,孙子朱允炆。之所以熟悉是因为“靖难之役“,老皇帝朱元璋要传位给孙子,不传给儿子。儿子反父亲,把侄子干掉,抢回皇位。这段历史在整个明朝占了很重要的位置,鲜为人知。小编今天与各位看官聊的是,朱元璋的孙子的孙子朱祁镇,即明英宗时期的故事。

在公元1449年,血气方刚、初生牛犊不怕虎、自以为是年少的明英宗,亲自带兵20万及50多位文武百官亲征瓦剌,号称精锐之师的明朝军队,却在这次攻打土木堡时败得狼狈不堪,几乎是全军覆没,最惨的是连皇帝朱祁镇都被俘虏了。

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在土木堡之后,京城可不得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加上之被带去征战的50多位文武百官都在逃亡的路上。京城的朝廷一下就乱了套,后宫哭声一片,整个京城人心惶惶,大明王朝就要灭亡的迹象。京城大街上,商铺关闭,冷清无人,有很多官员、商人、百姓都已经做好了亡国的逃跑准备,有官员主张弃城南迁。

就在这样紧张时刻,大臣于谦及时站出来,力排南迁的众议,主张坚守死守京城。在于谦的力挽狂澜之下,扭转了局势,保卫了北京京城,保住了大明江山,为大明王朝续命近二百年。在守卫成功之后,于谦又请旨太后另立了新的皇帝,也就是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即明代宗。在于谦的死守城与立新帝的措施下,整个大明王朝转危为安。在这样紧急关键时刻下,于谦成为了保住明朝的第一功臣。

于谦后官至兵部尚书,但他还是忧国忧民,清廉公正执法,朴素节俭,深受百姓拥护爱戴。性格刚直,嫉恶如仇,却招来很多人忌恨。这也是导致了他后来被小人报复,诬陷于他的原因。最后被朱祁镇下旨斩首。就这样一位大功臣、大清官被蒙斩首。

据说在于谦被斩首之时,天上突然乌云密布,刑场周围百姓跪地哀送,就连刽子手都不忍砍下刀。最后在行刑官一遍又一遍的催促之下,刽子手不得不砍下了刀。意想不到的是刽子手砍了于谦之后,无法原谅自己砍了于谦,竟然挥刀自杀了。现场一片哀嚎,连同于谦的旧部在刑场不断祭奠,久久不能离去。可惜了,大明朝这样的一位好官,竟被蒙冤而死。

其实据史料记载,当时明英宗朱祁镇是知道于谦是被冤的,但仍然还是要杀了于谦。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立太子之冤,更是因为于谦的“社稷为重,君为轻”的为国为民的朝政理念,成为了朱祁镇心中的刺,留了下狠,其原因有三个:一是朱祁镇认为被俘之后,于谦没有全力营救他,让他吃尽了苦头;二是朱祁镇被俘后,于谦拥立了自己的弟弟为帝,现自己做回了皇帝,担心于谦会反自己,再助弟弟登回皇位;三是于谦没用遵守原来立弟弟为新皇帝时的所做的承诺,要拥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在这事上于谦提了反对竟见。综合这些原因,于谦确实是一位真真正正为大明社稷着想的人,可他去忘记了为自己着想。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如果你有不同意见请在评论区留言,如果喜欢本文可关注《随手看历史》获取更多的历史文章,欢迎转发、收藏本文,谢谢大家阅读,下期再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