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钱史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从非常低下,到国家经济的逐渐发展,足以说明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尤其是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在旧社会的极端压迫下,中国人对自身的改变,一刻也没停止过。

1958年曾出现轰轰烈烈的大炼钢铁运动,这场运动造成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虽然是一场彻彻底底的错误运动,但也不能不说是一场错误的工业摸索。

大炼钢铁

曾在《扬子晚报》上读过一篇讲述太平天囯铁钱的文章,作者所说的故事就发生在大跃进时期,因为村里组织炼钢,各家各户都踊跃捐出家里的铁器,包括那几个太平天囯铁钱,据作者说他的家人因为好奇,而留下了那几枚太平天囯铁钱。对于太平天囯铁钱的真伪问题以及故事的真实性我们不做讨论,但在中国历史上铁钱的使用也比较普遍。我们今天就来讲述一下,我国钱币的重要组成部分——铁钱。

汉代铁农具复原图

大约在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器。到了东汉初年, 南阳太守杜诗设计制造了一种水力鼓风机用于冶金铸造,这种鼓风机的出现大大推进了冶炼业的发展,铁器越来越成为主流。铁虽然容易腐蚀,但比铜要锋利,无论是铸造兵器还是农具,实用性都要远远超过青铜器,加上铁质较为廉价,使用也更广泛,对于铁钱的出现也基本可以肯定是为了节省铸造成本,属虚值钱币。

目前所见我国最早的铁钱是半两铁钱,有人说是东汉时期公孙述在四川所铸,但从形制特征来看,明显是西汉风格,而且从西汉武帝时便废除半两推行五铢钱,五铢钱也成为我国货币史上流通时间最长的品种,而公孙述所在的西汉晚期至东汉初期,很明显五铢已是主流,把铁半两的铸造推给公孙述明显不合理。更重要的是,据有关资料记载,铁半两曾明确出土于西汉墓葬,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目前我国所发现的最早铁钱应该为西汉初期的半两铁钱。对于半两铁钱是否为私铸,个人觉得就半两铁钱的铸造来看,当为官铸无疑,甚至可以推断是与四铢半两同时期所铸。

西汉五铢铁钱

除半两铁钱外,我们也发现了五铢铁钱,其形制较为粗犷,钱文挺拔有力,结字特征为典型的西汉风格,铸造也十分精美,并非私铸所能及。

与公孙述同时代的一个重要人物便是王莽,王莽铸币种类繁杂,且复古,面值巨大,但因铸造精美,他被称为中国第一铸币能手。他铸造的钱币,面值、文字、形制、工艺都是空前绝后的,他的一生与一系列币制改革关联密切。

货泉铁钱

我们在具备王莽时期形制的钱币里也发现了一些铁钱,比如大泉五十铁钱和货泉铁钱。

个人推测认为:历史所载公孙述铸造铁钱,应确有此事,但公孙述所铸铁钱肯定不是半两,很可能铸造的就是一些具备汉代特征的铁五铢,以及具备王莽货币特征的铁大泉五十、铁货泉等。为什么我们未曾看到汉代具备王莽铸币特征的铁布币或铁刀币,很可能与异形铁钱铸造较难有关,毕竟公孙述是第一个主流铸造铁钱的人,他的工艺不见得允许铸造异形铁钱,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公孙述在蜀地所施行的币制应该是跟随五铢旧制,而不是王莽那套复古币制。

铁钱极易腐烂,加上时间久远,导致现在已经很难看到汉代铁钱,对于公孙述为什么将铁作为铸币材料,应该是因地制宜,公孙述所据守的蜀地铁矿丰富,他铸造铁钱的事情之所以能被后人记住,原因也只有一个,毕竟他是第一个铁钱专业户,甚至他很可能只铸铁钱。无独有偶的是,此后蜀地一直有铸造铁钱,尤其是到了宋代,四川地区再次掀起了铁钱热,并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钱币研究者。

东汉之后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各国货币政策也各有区别。魏国始终用五铢钱,是三国时期货币制度最为稳定的国家。而蜀国则使用多种面文的钱币,并且多数形制薄小,制作工艺粗劣,也铸有直百五铢铁钱。吴国除用五铢外,还继承了王莽钱的一些遗风,铸造大钱。蜀、吴二国均属大规模使用虚值货币的国家。

两晋十六国时期,钱币几乎还是按照旧式五铢小钱为主,新增丰货、汉兴之类钱,也只是个特例。到了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钱法大乱,一种铸量庞大的铁钱出现了,它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铸造流通的铁钱品种。

梁武帝与五铢背四出铁钱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梁朝政权的建立者。他原是南齐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

梁武帝建国之初,天监元年(502年)初行公式女钱,公式女钱钱文宽肥,面背几无外郭,特征明显,非常少见。前人所著钱谱均将东汉晚期无郭五铢钱误认为是公式女钱。

梁武帝普通四年(523年)十二月,采用王子云提议,开铸铁钱,同时停用铜钱,因铁矿易得,加之梁朝统治者并不管控私铸,铸造量异常大。梁武帝大同年间,许多地方所铸铁钱堆积如山,严重贬值,有时为进行比较大的交易,必须用车拖着沉重的铁钱才能进行。

对于梁铁五铢的贬值有段文字记载:自破岭以东,铁钱上市打折,面值为百分之八十,名曰“东钱”;江州和郢州以上,面值仅值百分之七十,名曰“西钱”;京师南京稍好,面值也不过百分之九十,名曰“长钱”。铁钱行用到本朝末年,再度贬值,市场仅以百分之三十五折算。

汉灵帝五铢四出与梁武帝五铢四出

梁五铢铁钱主要风格就是背有四出纹,它的四出和汉代灵帝所铸四出五铢铜钱不同,汉代四出纹呈线条形,而梁朝四出纹更像是延长到外郭的四决,它的顶端是尖的,线条比较肥壮,像箭簇一样。

从南京出土的大量梁五铢铁钱来看,我们还能总结出一些很重要的规律,比如梁铁五铢因官民均有铸造,大小直径有明显差异,但整体形制都很规整,或许私铸梁铁五铢也有官方介入其中。梁铁五铢虽多私铸,但目前也只是将一些形制较小,钱文错乱的归纳为私铸品,其实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梁铁五铢的私铸有别于我国货币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私铸,它们的质量都很不错,这是我国货币史上唯一一个连私铸都很精美的品种。

再谈梁铁五铢形制问题,如果我们将梁铁五铢剖开,多呈中央厚两边薄的形状,这种形状在王莽饼钱中可见。梁铁五铢种类划分目前还未见专著,光钱文上我们就看出很多形态各异的写法,包括五内有星纹符号的,正面穿郭条数的差异等。而背面似乎没什么明显的区别,偶尔可以看到有阴文的,带有阴刻的梁铁五铢曾在网上看到,确是真品。

梁铁五铢毛边钱比较常见,由此可见当时铸币比较匆忙草率,而且铸量巨大,甚至来不及磨茬便投入流通。

除梁铁五铢外,有五金铁钱一种,所见为铜、铁二品,铜质普遍精美,具有母钱风范,属铁母。前人多载为南北朝时期所铸,就其形式亦不排除隋朝或五代时所铸可能,又因其常与后蜀钱同出,今人多认为属五代时期后蜀铸币。

开元通宝铁钱

唐代始,中国钱币一改以往计重形式,行宝文钱,开元通宝的形制一直影响到民国时期。初唐开元钱文敦厚,中唐开元钱文逐渐纤细,在铁钱中偶尔可见开元通宝铁钱,所见品种文字俱为中唐风格,亦有背月纹者,传闻有背星月版,由此可见铁开元通宝当始铸于唐代中期,加之形制风格均与唐代铜开元通宝一致,并非后代仿铸。

广政通宝铁钱

唐末战争频繁,唐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各地割据势力此消彼长,唐代稳定的货币制度再次崩溃,铁钱大量出现。

这一时期出现铁钱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部分政权所在地铜矿稀缺,无法满足铸币需求,迫不得已而为之,比如南唐铸保大元宝铁钱、永通泉货铁钱,闽地铸开元通宝背闽大铁钱、永隆通宝大铁钱,后蜀铸广政通宝铁钱等;

二是部分政权为实现统治地经济发展有意而为,楚马殷铸币即为如此。其先后铸有天策府宝铁钱、乾封泉宝背天、背策、背天府、背天策铁钱。形制厚重,特征明显;

三是部分政权为实现敛财而有意铸造,幽州刘氏所铸铁钱即如此,所见有永安铁钱四等及仿古制五铢铁钱、货布铁钱、顺天元宝铁钱等。

永安一百铁钱

幽州刘氏即为刘仁恭、刘守光父子。刘仁恭是唐末卢龙节度使,唐末天祐三年(906年),朱全忠大举攻卢龙,刘仁恭危在旦夕时,李克用救其一命,但刘仁恭极其无能,只知敛财。刘仁恭所铸造铁钱,形式特殊,要么创新,要么模仿。

其中永安铁钱分为永安一十、永安一百、永安五百、永安一千四种,均为光背,且直径有大小之分,其面值一十、一百、五百、一千是针对是开元旧钱,是典型的虚值货币。永安铁钱在我国古代货币中无论是钱文还是读法均特殊。

刘仁恭以铁仿铸王莽货布,背有记值文字“三百”者,三百记值非常特殊,由此可见刘仁恭铸币之随意。除货布外,他还以铁仿铸隋五铢钱,光背无文。还有几种顺天元宝铁钱也属刘仁恭仿铸,背文更为奇特,有背上星,上月下十或上月下千者。

即使历史的车轮早已碾压过那个乱世,刘仁恭也早已化成臭水,历史上也不会有他的任何影像,顶多是一些文字和这些留存下来的钱币。有文字载,刘仁恭荒淫无度,他在幽州大安山兴筑宫殿,富丽堂皇,遴选许多美女居住其中,又与道士炼丹药,以求长生不死,还令老百姓交出手里的铜钱,自己私自藏于山上,而人们只好用土做钱。从钱币上我们就能看出,刘仁恭的胡作非为,最终与其子刘守光死于非命也是理所应当。

我国货币史上,北宋成为了历代铸币的顶峰期,宋代重文轻武,高度重视文化发展,使得宋代钱文书法价值极高。宋代对外经济战争也让铁钱得到大量铸造。

北宋建立之初,就铸有宋元通宝铁钱,众所周知北宋铜钱的版别非常多,而北宋铁钱多与铜钱并行,有着与铜钱类似的规律,虽然北宋铁钱铸量明显少于铜钱,但同样有着丰富的版别。

长期以来铁钱在钱币界的地位都不算高,主要是因为铁钱保存难、清理难、收藏也比较难。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钱币资料,极少有对铁钱进行专题研究的,甚至很多书籍,直接忽略了铁钱部分,这是非常可惜的状况,清代钱币学家刘燕庭在著作《古泉苑》中有比较多的铁钱收录,这是我国古代唯一大篇幅记载铁钱的著作。

宣和通宝背陕铁母

谈到北宋铁钱,最先想到北宋铁母,那么北宋铁母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又会想到广穿,确实在北宋小平铁钱中,多为广穿,少部分也有中穿的,铁钱的穿口比较大,主要是为了便于铸造,因为铁的流动性没有铜好,而小平铁钱铸造要更有难度,将小平铁钱的穿口相应扩大可以降低次品率,提高效率。

除铁母外还有铁范铜,铁范铜的出现,目前来讲主要是两个方面,钱币界普遍认为是在铸造铁钱前,先用铜尝试铸造,检验铸造效果。另一种说法是有些铁范铜可能就是铁母或者铁母的次品。现在对铁母和铁范铜的划分主要是通过字口、厚度这类对精整度的考核要点进行比较。可以肯定的是,这类为数少并具备铁钱特征的铜钱,它们与铁钱的铸造流程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尤其是其中厚重精美的,可以肯定就是铁母。

有些具备铁钱特征的铜钱,因数量较多,并且不具备铁母特征,我们将这类钱称作“铜铁两铸”,这个说法比较合理,但具备这种特征的铜钱品种并不多,如果遇到这类品种,对于其性质的鉴定,我们需要进行仔细斟酌,千万不能随便当着铜铁两铸品而错过铁母或铁范铜。

刚才我们说到了广穿和中穿,需要指出的是北宋铜钱版别非常复杂,在普通铜钱中也会发现一些广穿铜钱,但绝不能说这类钱是铁母或铁范铜,对于铁母和铁范铜的鉴定最最重要的就是有无同版铁钱,而不是说穿口大点、背郭肥点就和铁钱挂钩,这是错误的。

顺便提及一下“铜范铁”这个称呼,这是较少听见的一个说法,字面可以理解为是具备铜钱特征的铁钱,这种形制的铁钱也比较少见,特别冷门,也少有人知,大家可以具体进行一下考证学习。

宣和通宝背陕铁钱

北宋铁钱中我们需要特别着重介绍三个品种:

一是康定元宝铁钱,康定是宋仁宗年号,该年号仅用一年,不但铸钱稀少,而且均为铁钱,目前未见铁母,康定元宝铁钱均为光背,版别也有几种。

二是靖康通宝铁钱,靖康钱向来是纲钱中的名誉品,铜钱除部分折二较多外,其余均少见,小平更是凤毛麟角,而靖康铁钱却要多点,铸于四川地区的靖康小平铁钱,小型广穿厚重,正面地张高凸,无独有偶清代部分宝川局乾隆通宝也具备这样的特征。

三是在北宋初期淳化年间李顺起义所铸造的铁钱品种,目前所见有应运通宝铁钱和应感通宝铁钱,也是四川地区所铸。四川地区是我国铁钱的重要铸造和流通地区。

北宋铁钱中还有一种夹锡钱。夹锡钱据说始铸于崇宁二年(1103年),所谓夹锡钱,目前钱币界认为是在铁钱中加入锡,使钱币变脆。北宋之所以铸夹锡钱,主要是防备北方辽、金两国大量收购南方铁钱,熔炼制作兵器。其实说是为了抵御外患,也不能排除是为了进行经济战,甚至只是为了搜刮民脂民膏而已。

而《宋史·食货志下二》载:“初,蔡京主行夹锡钱,……其法以夹锡钱一折铜钱二。每缗用铜八斤,黑锡半之,白锡又半之。”此句又提到夹锡钱为铜钱,为此对夹锡钱的定论还存在争议。

北宋是我国古代铸币的高峰期,如果将北宋铸币分为两种,那就是铜钱和铁钱为主,但北宋铁钱铸造量远远不能和铜钱相比,而到了南宋,南宋铁钱的铸造量又远远大于北宋铁钱,说南宋是铁钱铸造高峰期一点也不为过。

1985年7月,江苏省高邮市在对京杭大运河邗沟段进行清淤时,出土大量铁钱,这次出土轰动了钱币界,直到今天我们仍将高邮所出铁钱称为各类铁钱坑口中的精品。1995年7月,由夏立旺编著的《高邮出土铁钱》正式出版,这部书堪称是研究高邮铁钱的扛鼎之作。

高邮出土的铁钱不仅数量巨大,且品种齐全,还出现了很多前所未见的铁钱品种,比如在铁钱中名声最大的“纯熙元宝背同铁钱”、钱币界以前有“乾道无通宝”的说法,但在高邮出土的铁钱中,就发现了“乾道通宝背安铁钱”。近几年在民间所见当时所出的铁钱中,我们还发现了更多种类的铁钱品种,尤其是有些背面带有特殊布局的星、月纹的铁钱品种,也是诸谱无载的。高邮所出土的铁钱尤其对宋代两淮地区铁钱的研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纯熙元宝背同铁钱

南宋时期几乎绝大部分的年号都铸造有铁钱,甚至宝庆年间目前所见也都是铁钱,南宋铜钱我们大体都是知道的,普遍是折二钱,早期几个年号铸造较好,其它品种多半铜质粗劣,极易锈蚀,而南宋铁钱则非常精美,版别极复杂,而高邮坑所见南宋铁钱,相对其它早期的铁钱品种都保存较好,比较容易清理,字口也相对深峻。

对于南宋铁钱的记值问题我们需要大概说下,南宋时期大概从嘉定开始两淮地区所铸铁钱,应无小平钱,折二铁钱直径较小。两淮地区所铸铁钱文字符号繁杂,我们也发现两淮地区的铁钱穿口不再像宋代早期那样广阔,这也足以说明南宋铁钱的铸造技术已经更上一层楼。

而四川地区铁钱仍具备早期铁钱特征,多为广穿,背文变得繁杂,甚至一钱出现楷、篆两种字体并行的情况,有的铁钱背面居然也是四字钱文,这也是非常特殊的形式。

嘉定泉宝背月孕双星铁钱

谈南宋铁钱必须要着重介绍嘉定铁钱,嘉定铁钱的钱文是铁钱中最复杂的,也是我国整个钱币铸造史上最复杂的,目前所见品种,不谈钱文读法和钱文字体,光宝文就有非常多的品种,比如:嘉定元宝(有种四川路嘉定元宝铁钱小钱子,钱文为简体)、嘉定通宝、嘉定正宝、嘉定崇宝、嘉定全宝、嘉定永宝、嘉定安宝、嘉定真宝、嘉定之宝、嘉定万宝、嘉定隆宝、嘉定新宝、嘉定泉宝、嘉定洪宝、嘉定重宝、嘉定珍宝、嘉定至宝、嘉定兴宝、嘉定封宝、嘉定大宝等,品种极其复杂,具体为何铸造这么多种宝文,目前不得而知。

另外,上文我们提到“铜范铁”这一称呼,目前所见各类铁钱中,最能适用这个名词的是南宋时期淳祐通宝当百铁钱。淳祐通宝当百铁钱均为四川路所铸,其记值为两宋钱中最大者。

在宋朝疆域的北方,有着骁勇善战并竭力学习中原文化的少数民族,他们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瞬间,但对于钱币的铸造来说,似乎一点也不亚于中原地区的宋国,尤其是西夏和金,这两个国家在铸造铜钱的同时,还铸造了一些流通范围较广、质量很高的铁钱品种。

党项人通过艰苦奋斗建立了西夏王国,这个国家有自己的文字,为了让民族长盛不衰,西夏王朝前期的统治者含辛茹苦多年,每走一步都很认真,虽然地理环境极其不利,但也创造了一段辉煌的历史,前些年中央电视台曾播放过大型纪录片《神秘的西夏》对此有非常深入的解说。

西夏早期铸有西夏文铜钱,风格相对粗犷。西夏所铸造的钱币材质主要分铜、铁两种。它和辽金一样深受宋文化的影响,虽然他们有自己的文字,但在钱币的铸造上来看,汉字钱币明显铸造的更多,尤其是在天盛年间,西夏王朝进入盛世,所铸天盛元宝钱是西夏钱币中铸造量第二多的品种。西夏铸造量最大的钱却是乾祐元宝铁钱。

乾祐元宝铁钱

西夏铁钱主要使用在宋、辽边境,在西夏仁宗嵬名仁孝天盛年间铸造了天盛元宝铜、铁两种材质的钱币,存世量相差无几,铁钱少见美品,天盛元宝铁钱目前所见有光背和背西两种,后者特别少见。乾祐年间又铸乾祐元宝钱,也分铜铁两种,铜质少见,有见铁母者,铁钱虽铸量是西夏钱中最多的,但版别不算复杂。铸量最多的乾祐元宝铁钱相对于宋代常见铁钱来说,存世量明显要少,而且这类钱币出土范围比较局限,品相好的也难遇到。

大定通宝铁钱

金为北方女真族建立的政权,金国先联合北宋灭辽,后又灭北宋,金朝建立初期主要使用宋、辽两国钱币,后于正隆三年(1158年)开始大量自行铸币,钱文为正隆元宝,我们在正隆元宝中也有发现铁钱,但极少见。正隆之后的大定年间金朝铸造了大定通宝,有铁钱背郭为四决状,铜质背四决者为铁母或铁范铜。

金朝晚期宣宗完颜珣铸有贞祐元宝和贞祐通宝钱,其中元宝目前仅见,通宝有铁质折三钱,也极少见。

宋时北方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均有自铸钱币,它们明显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铁钱,无一例外均为汉字,且形制也不具备粗犷风格。南宋之后除个别铸币偶有铁钱外,直到清代后期铁钱才再次被较大范围的利用起来。

咸丰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位有实权的统治者,但咸丰登上皇位之时,清朝的统治早已岌岌可危。为进行改革,他重用汉人曾国藩,力图改变危机,重振纲纪,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囯和捻军起义。屋漏偏逢连夜雨,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逃往承德避暑山庄,次年驾崩。

在这样极端恶劣的环境下,清政府应该是束手无策了,巨额的战争开销逼得清王朝几乎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为解决问题,咸丰年间,清朝开铸虚值大钱,小平钱多数变得更加粗糙。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似乎原本被不可一世的大清王朝嗤之以鼻的铜也变得精贵了,咸丰时期铁钱再一次“闪亮登场”,虽然只有咸丰一个年号,铸造的种类却非常复杂。

从资料和实物看,咸丰年间铸造铁钱的钱局有:宝泉局(含克勤郡王所铸)、宝源局、宝直局、宝蓟局、宝德局、宝河局、宝晋局、宝陕局、宝巩局、宝苏局、宝浙局、宝福局、宝武局、宝南局、宝川局、宝云局、宝伊局等。

其中宝泉局、宝源局、宝直局、宝河局、宝福局、宝陕局铁钱较为常见,宝伊作为新疆钱局,也是新疆地区货币史上目前所知唯一一次铸造铁钱的钱局。

咸丰通宝宝泉铁母

作为咸丰钱币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方面来看,咸丰铁钱也毫不逊色同时期的铜钱,咸丰铁钱不但有小平,还有当四、当五、当十、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当千等。在咸丰铁钱中宝泉局有一种钱文似瘦金体的咸丰通宝钱,今人多认为它是戴熙所书钱文。戴熙,字醇士,号榆庵、井东居士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道光壬辰翰林,他不但是一位书画家,还是一位古泉学家,并著有《古泉丛话》一书。1860年太平军攻克杭州时,戴熙投池自杀。其实该种钱币,并非戴熙所书。

同为浙江人的钱币收藏家沈子槎收藏有一枚珍贵的咸丰通宝宝河局小平雕母钱,为铁钱的祖钱,目前仅见。沈子槎著有《子槎七十泉拓留存》,并同张果圆著有《子槎果圆两翁古稀寿泉集拓》。1955年至1963年间,他将所藏古泉4494件分别捐赠给上海博物馆、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南京博物院、吴兴县博物馆、宁波市古物陈列所和嘉兴市中心博物馆。1959年,将珍藏的古泉3863件捐赠给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有资料说在民国二年,天津造币总厂曾制作一种式样简洁的铁质机制一文,这种铁钱正面钱文为“民国通宝”背面为横书“一文”,据说只试铸了少量样币并未发行流通,之所以没有正式发行,是因成本太高,形制复古。对于这种铁钱,目前个人在收藏品市场所见实物无一真品。

铁钱从诞生到没落都带着非常强的目的性,它们要么记录着古人对科技的摸索,要么述说着战乱的痛苦,要么隐含着没有硝烟的经济战,它们作为中国钱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当不被轻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