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这一句话,说明了做善事的根本做法!

同样做好事,我们会发现有截然不同的两类人:有的人常常大发善心,却容易难以为继;而有的人很少动恻隐之心,却能做到始终坚持;而真正有道的人,则是同时坚持做到了这两点的人。

在《世说新语》德行,曾经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这时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逃命,结果华歆当即拒绝了。王朗说:“船上还宽敞,为什么不救呢?”于是救人上了船。 不久,眼看后面的贼寇马上就要追上船了,王朗就想抛弃刚才搭船的人。华歆却说:“刚才我犹豫不救,正是有这个担心。现在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怎么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就带着他继续前行。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王朗是个热心肠的人,但是却没有恒心;华歆善始善终,但却很难心动。所以普通人各有毛病,而圣人不只能救人,还很会救人,这就是真正的智慧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