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凭啥变出了上千万大军?这一制度“功不可没”

大家都知道二战中的德意日三国被称为轴心国,这三个国家中意大利是出了名的打酱油,主要大打出手的是日本和德国,而日本在二战前有人口约7000万,而德国则为6700万,日德两国在战争中都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动员,其中尤以德国为甚,仅军事人员便动员了近1800万。

我们知道一战后受到《凡尔赛和约》的制约,德军的人数被限制在了10万人以内,而且服役人员的服役期必须达到12年,这一限制直到1935年才被希特勒打破。

然而德国却在10年内动员了几乎整个国家的适龄男子参加战争,而且公认的德军军事素养的评价还位居各国之首,那么德国用了什么办法达到几乎全民皆兵的境地呢?

我们知道现代军队的“预备役”概念源自德国,最早将其发挥到极致的也是德国。然而《凡尔赛和约》关于德军人数和服役年限的限制严重制约了德国潜在军事力量的发挥。1935年,德国撕毁合约后便开始有所动作。

一方面,德国在国内成立了所谓的希特勒青少年团和国家劳动奉献团,靠着野外考察和参加国内建设的名义,对全国大部分的适龄青年进行军事化组织、管理与训练,使得德国潜在的兵源具备了不错的体能素质与纪律意识;

另一方面,德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军,目的在于以两年为期限培养大批的具备专业素质的职业军人。当时德军除了现役部队之外,大量从部队退役的人员被编为乡土防卫队,理论上在45岁之前都有被征召回军队参战的义务。

在这个征兵制背景下,德国还成立了所谓的防卫区,基本就是将德国本土划分为13个区域(之后兼并奥地利等地盘之后又扩充出了新的防卫区),各防卫区之下则编成步兵师等作战单位。

战时作战部队主力到前线作战,而在防卫区本地则留下一个训练营,负责征召和训练后备人员;而当前线的作战部队需要补充时,这个训练营的人员则被送到前线的作战衔接部队,在作战衔接部队新兵或者重返现役的老兵与伤后返队和探亲回队的老兵进行编组,熟悉和适应战场之后再被编入作战部队。

这样的体制能够确保德军新兵在作战之前便能有一个比较好的训练流程。

不过,在战争中德军对作战部队的需求不断加大,德国采用了以老部队扩编新部队的办法,在战争中德国一共下达了35梯次动员令,仅前四次动员令就扩充和满编出了86个步兵师,后期扩充出的部队更多,以至于最后新扩编的部队中的老兵成分越来越少,战斗力也越来越弱。

苏德战争开战一年后,德军的损耗达到了100万人,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德军及仆从军损失达150万之巨,而且损失的基本都是德军中的骨干和精英,以往基于防卫区的征兵体制已经难以满足老部队的扩充和新部队的组建。于是德国又将人员的服役年龄扩大到了17到61岁的范围。

但是此时东线苏联重兵集团的战斗力越来越强,西线盟军的第二战场也已开辟,德军的损失依旧是入不敷出,到战争即将结束的1945年,整个德国已经压榨不出正常的青壮年兵源,不得不发动诸如电影《我们的父辈》中弟弟死去时身旁那样的小孩和老头“兵”来抵抗盟军,然而依旧还是没有卵用。

整个二战中德国动员了近1800万人参战,其中死亡了530多万人,伤残数百万,还有几百万人被俘,到1945年德国投降时可以说几乎血已经流干。当然这也得“归功”于德国恐怖的动员制度,正是在这个制度下上千万的德国年轻人走上了战场,也正是这个制度他们中的很多人没能活着回来。

1936年德国人口6700万,如今德国人口也不过8100万,其中既有德国生育率低的因素,但也离不开二战中的重大人员伤亡,希望德国人铭记历史,不重蹈当年覆辙。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