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 你是哪一年出生的呀? 黄子澄答不上来,状元就变成了探花

洪武十八年,江西分宜县的黄子澄考中了进士,会试中名列第一,不过为了给天子找门生,进士们还需要参加最后一关——殿试。

大岗山乡大坑村出来的黄子澄是山窝窝里飞出来的金凤凰,虽然学识渊博,但是没见过什么大场面,一看见朱元璋的大黑脸就慌了神,强自镇定的他在考完理论知识后,朱元璋随便问了问这个人的私生活:“黄子澄,你今年几岁呀?”黄子澄回答说:“臣今年三十四岁。”朱元璋又问道:“你是哪一年出生的呀?”公元纪年法的初始年是耶稣的出生日,而公元纪年虽然在近代被传入我国,但是直到中华民国成立,宪法中才规定国家统一使用这种纪年法。

而在黄子澄的年代,人们是使用天干地支纪年法,十天干配十二地支,完全配下来一轮是六十年,然后从头再算,这样一来就只能使用帝王年号纪年才能准确无误,于是黄子澄心里犯起了嘀咕:“朱元璋在位不过十八年,我是元朝末年出生的,我若是回答元末的年号,当今圣上心里会不会不高兴,明朝初立,最忌讳的就是元朝余孽,搞不好自己是要被杀头的。”

于是黄子澄在纠结之中徘徊忧虑,久久答不上来,朱元璋感到很不耐烦,这个人怎么这般磨叽,让他做状元对他委以重任,不是耽误事吗?处理一件小政事就要磨叽三五天,国家机器还运转不运转了?于是大笔一挥,就把黄子澄的状元给改成了探花,毕竟黄子澄的文学知识是真心不错,探花郎也不算辱没了他。

后来朱元璋把黄子澄派去给自己的乖孙子朱允炆伴读,这个学富五车的教书先生做东宫伴读实在是妙,朱元璋这位没有上过军校,全凭打硬仗打出来的军事家在政治上也着实是一把好手,看人的眼光那叫一个准。朱允炆在皇爷爷的监督下和黄子澄的教育下,进步神速。所以在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即位,史称“建文帝”,这是对他的理论才华的一个肯定,尽管这个年轻人当皇帝没当多少天就被自己的叔叔给撸了下来。

黄子澄曾经与时为皇太孙的朱允炆谈论削藩之事,皇太孙问黄子澄:"诸叔藩王皆拥有重兵,京畿重地的兵士数量与精锐程度根本无法与他们抗衡如果我的叔叔们生了异心,该如何是好?"黄子澄答道:"圣上英明,他分配给诸位王侯的军队是有数的,也就是说诸王仅有护兵,只能自守,况且,皇帝陛下在各地都埋藏的有眼线,倘若有变,可以以六师监之,谁能抵挡?太孙殿下请看汉朝七国,他们不可谓不强,最后不还是灭亡了。地方再强也是强不过中央的。大小强弱之势不同,而顺逆之理更是相异啊!"皇太孙认为老师说得很有道理,后来,每次叫黄子澄,必尊称他为黄先生。

朱允炆即位后,任命黄子澄兼翰林学士之职,与齐泰同参国政,共同谋划削夺藩王的权力。齐泰打算首先拿最强大的燕王朱棣开刀,但黄子澄有不同意见,认为周、齐、湘、代、岷等诸王,在先帝在位的时候,就做了很多不法之事,削起这些货来也是有名头,而燕王朱棣却是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仅办事们出过什么差错,而且还跟随太祖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若是对燕王先动手,只怕天下人会认为皇帝陛下对自己的叔叔不信任、不尊重,难平悠悠众口,所以现在想要问罪的话,应该先从周王开始。而且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弟弟,亲兄弟之间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削周是剪除燕王的手足。

这番推论有理有据,逻辑清晰,最后,黄子澄的意见被采用,周王等五个藩王先后被削藩。后来朱允炆按照黄子澄的谋划,调走燕王手下的精兵,还在燕王府的大本营——北平一带调动军队以监视燕王。 虽然这些事做得有理有据,但是朱棣何等聪明,自己的侄儿做的这些小手脚怎么可能逃过他这个老江湖的眼睛,他闭着眼睛都知道朱允炆想要打什么如意算盘,下一个即将被处置的藩王大概就是自己这位战功赫赫、功高震主的燕王了。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动而抗之,但是要想起兵总得先谋划起来,不该脑门一热就拉起虎皮做大旗。于是当年四月,朱棣回到北平后,就向朝廷告病,过了一段时间,病越来越重,居然成了病危。这场病并不是突发的,而是酝酿了相当长的时间。因为在即将到来的五月,朱棣有一件不想做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五月,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忌日,父亲的忌日是一件大事,按照礼制,朱棣应该亲自前往京师祭拜。如果朱棣在这个当口突然说自己有病,实在让人生疑,所以他从四月起就开始装病,酝酿。

这一次的祭拜大典,他当然不可能亲自前去,如果去了说不定就有去无回了,但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他一口气派出了三个儿子,大概他觉得自己正当壮年,即便这几个孩子都挂了,自己也还有机会再造人的吧,同时他也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肯定以仁孝著称的朱允炆不会下手,朱允炆和朱高炽几人算是堂兄弟,就算做得再隐秘,这三个儿子出了事,朱允炆都逃不了残害手足的罪名,如果朱允炆真的丧心病狂,朱棣就有了正当的理由出兵。

朱棣赌对了,齐泰等人都劝说朱允炆以兄弟叙旧之名,把这几位堂兄弟扣下来留在京城做人质,防止朱棣轻举妄动,但是黄子澄却认为这样做会打草惊蛇,搞不好猪肚会狗急跳墙,建议皇帝把这三人送回北京,麻痹燕王,同时朱允炆好面子,也不忍心如此做,于是就放虎归山。这大概是黄子澄此生做得最不靠谱的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